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
动机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一个请求可能被多个对象处理,但是每个请求在运行时只能有一个接受者,如果显式指定,将必不可少地带来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紧耦合。
如何使请求的发送者不需要指定具体的接受者?让请求的接受者自己在运行时决定来处理请求,从而使两者解耦。
意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要点
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应用场合在于一个请求可能有多个接受者,但是最后真正的接受者只能有一个,只有这时候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耦合才有可能出现变化脆弱的症状,职责链的目的就是将二者解耦,从而更好地应对变化。
应用了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后,对象的职责分派将更具灵活性。我们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修改请求的处理职责。
如果请求传递到职责链末尾仍得不到处理,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缺省机制。这也是每一个接受对象的责任,而不是发出请求的对象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