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为重生每片落下的叶子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涅槃...^_^

关于浮动与清除浮动

  在css2里,浮动(float)这个属性是个经典又诡异的一个属性,历来对它的争议就不断。

  从语义上讲

  float这个属性顾名思义,既然叫浮动,咱们不妨把它与船体在水中的浮动联系起来。即可以这样假设,document为一个水箱,document的文档流就是水箱里的一层水,这层水的厚度无限接近于零,而所有在文档流中的元素都是在这层水中进行排列的,他们都有各自的占位空间,所以不允许有任何的交叠。

  而,float浮动,就恰好使原本在文档流这层水中的元素浮于水的表面(即脱离的文档流),说法不一定准确,因为浮动是否是真正的脱离的文档流还有待考究。一旦脱离的文档流后,该元素的占位空间自然也就没有了,但是这里会有一个诡异的地方,所谓的没有占位空间,那么就应该是元素可以自由的交叠。比如像position:absolute的那种。但是对于浮动的元素而言,会稍微有些区别。

  浮动的元素,高度会塌陷,这可以理解为占位空间消失造成的,同时高度塌陷也是我们布局中需要清除浮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浮动的元素宽度却处在一个“半塌陷”的状态,为什么说是“半塌陷”呢?请看下面图例:

这是在没有浮动的情况下,上面代码表现。

如果灰色的区域左浮动的话,会是下面的表现:

且慢,如果说宽度的占位还在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对<p>标签设置个margin-left或者padding-left看看如下:

其实运行结果和没有设置padding值一样的。除非padding-left或者margin-left的值大于浮动块宽度(200px)时,我们再看看:如下:

这下可以看出来了,这就是我说“半塌陷”的原因,说是没塌陷吧,那么<p>元素就应该距浮动灰块250px才对,说是塌陷了吧,那么<p>在没有padding-left和margin-left值的时候都应该和浮动块重叠才对。这是float的诡异处之一。

  按本人的理解,其实可以这样解释这个现象,这里要引入一个自创的词:“占位空间层级”。是的,引入占位空间层级这个概念之后,针对float这个元素,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假定:没有浮动的元素(即在文档流中的)的占位空间层级为0,有浮动的元素(指float:left或right;不包括none)的占位空间层级为1。这样就可以解释刚才我们的<p>的padding和margin值都是在层级为0的占位空间中解析的,而所有的浮动元素由于都在同一个层级的占位空间中,所以浮动元素之间的margin和padding值的解析是和我们正常理解是一致的。至于为什么<p>不和浮动块重叠,那是因为占位空间层级的分界线和文档流基线不是同一个!以下为一个简易的示意图:

  清除浮动:

  说了这么多浮动的东西,其实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问题,还是清除浮动的问题。当初css的发明者之所以会创造clear这个属性,就是因为float太过诡异,与文档流的层级标准都不统一,导致很难包容float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所以只能再造一个clear属性,强制清除float带来的后遗症。

  说到这里,我很同意一为同仁说的,我们平时说的“清除浮动”准确的说应该是“清除浮动造成的影响”,真正的清除浮动应该是float:none; 

  说到清除浮动造成的影响,又不得不说一下Dom元素的“包裹性”,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编码中,用clear来清除浮动已经很少见了。我记得很早前,那时候清除浮动就是在需要清除浮动的元素下面加个空元素,然后样式设置为clear:left或者right或both,但在如今越来越讲究web标准以及代码结构和语义化的时代,用空标签这种既破坏结构有没语义的方法已经显得很傻很天真了。因为经过人们不懈的实践,发现用包裹性来清除浮动造成的影响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其他的先不多说,先看看除了空标签清除浮动外的其他几种方式吧。

/* 通过overflow的方式 */
.overflow-clear{
	overflow:auto;/*或者 hidden,scroll,不包括visible */
	_height:1%; /*设置高度是为了ie6获取haslayout */
}
/* display 的方式*/
.display-clear{
	display:inline-block;
}
/* position的方式 */
.position-clear{
	position:absolute;
}
/* 浮动方式 */
.float-clear{
        float:left; /*或者right,不是none就行*/
}
/*zoom 的方式*/
.zoom-clear{
	zoom:1;/* only for IE6.7 因为他们haslayout,ie8以后和标准浏览器都弱化了haslayout */
}
/*after伪类+content方式*/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height: 0;
clear: both;
visibility: hidden;
}
/* Hides from IE-mac \*/
.clearfix {height: 1%;}
/* End hide from IE-mac */

上面几种方式都有清除浮动影响的作用,前四种是和最后一种在ie678和其他标准浏览器下都有效地方法,zoom因为用到了ie的haslayout,所以只在ie6/7的内核下才有效。

 

  随便举一例,如下:

 

	<div class="overflow-clear" style="padding:10px;border:2px solid #999">
		<div style="float:left;width:200px;height:200px;background:#ccc;"></div>
		<p style="margin:0;padding-left:250px">我是文案</p>
	</div>

运行的结果如下:

 

可见确实是清除了浮动造成的影响。同样的可以试试其他的几种方式。

  清除浮动原理-包裹性:

  说到包裹性,在这里面的鼻祖应该算是diaplay:inline-block;其他的像overflow,position:absolute,float这几个产生包裹性的原因,本质应该都是因为他们使Dom元素具有了类似inline-block的性质,所以,凡是设置了像display:inline-block或者overflow:hidden/scroll/auto或者position:absolute或者float:left/right这几个属性时,他们具有的包裹性都可以清除他们子元素浮动造成的影响。

  -haslayout

  这是ie私有的一个东西,不过随着ie8像标准浏览器靠近,它对haslayout的解析也弱化了很多。我们来看看用overflow,zoom,和after伪类这几个清除浮动的方式。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display:inline-block,position:absolute,float:left/right 都把包裹性演绎的很好,但是overflow对包裹性的演绎没那么到位,所以导致ie6下必须强制获取Dom元素的haslayout才能生效。

  在ie下,只要我们对一个非inline级别的元素设置width或者height都可以触发他的haslayout,而且,在windows的ie下有个“auto-clearing”的特性:只要给容器一个尺寸,它能使容器自 动扩展以便适应它所包含的内容,即便给它的尺寸非常小,所以1%的height在任何情况都是扩展高度适应它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种方法中加了个ie6的hack是height:1%;原因。

  同理,最后一个通过after伪类+content的方式最后要加个height:1%;也是这个原因。因为:after+content 只有在ie8和标准浏览器中支持。

  那么zoom,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这个是触发haslayout最典型的一种方式...

 

  好了,本文差不多到此为止吧,我也写累了,洗洗睡了。

posted on 2010-10-06 23:13  岑安  阅读(19691)  评论(8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