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组件架构
容器型组件(container component)
- 含有抽象数据而没有业务逻辑的组件
- 负责管理数据和业务逻辑,不负责 UI 的呈现
- 带有内部状态
展示型组件(presentational component)
- 只负责 UI 的呈现
- 没有状态(即不使用
this.state
这个变量),一般可以写成无状态组件,但也可以不是,展示型组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 所有数据都由参数(
this.props
)提供
把网络请求 + 列表展示的组件拆分成以上的容器型组件 + 展示型组件:
在容器组件中访问网络,有结果之后执行setState,在render中使用展示型组件,网络请求来的列表通过propos传递给展示型组件。
展示型组件中仅仅获取propos来展示数据,而没有state(无状态组件,所以展示型组件可以用function来创建)
以上完成了组件的初步拆分。但是可能有多个组件中都有异步请求,所以必须把异步请求从组件中独立抽取出来,在容器组件上多抽出来一层专门处理异步请求的网络组件。
这个网络组件或称为高阶组件,用于增强组件。实现过程:采用属性劫持。一个函数接收一个组件A,返回另一个组件B。B的props接收一个promise,didMount中对这个promise进行回调注册(ps:这里可能需要看一下下面的promise解释),有结果后进行setState,render中调用A,props传入网络数据,到了A中直接获取数据展示即可。
总结以上过程:
第一次抽取:把组件中的网络请求与展示逻辑拆分,分为container和list组件
第二次和第一次类似,继续对container进行网络请求和容器的拆分,分为netWrapper和container组件。到这一步container可以从propos中获取网络数据,也可以拥有自己的state,而list和container的关系可以认识,list把自己的状态都交给了container来管理,list仅仅用于展示,这里有点类似于controller view 模式。
补充以上的promise解释:
对于一个状态已经变化完毕的promise,后续任何时候对这个promise进行函数注册,都会马上被执行,而且可以多次执行,下面代码输出两个ok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ok") }); setTimeout(function(){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100); setTimeout(function(){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