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可复制

点点滴滴,尽在文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最近,上海一直在下雨,断断续续,一点一点一滴滴,本该是有几分清雅,打开Google,方知却是Alan Turing的百年诞辰,所有猥琐程序员的师祖,今天几千万人的手里,还捧着他自杀的那个苹果,让我突然记起大学的时候,还是在浦口金坛,邓建明院长的第一节离散数学,邓开篇即是三四节课述说Turing,还有史上那些图灵奖的获得者,从Dijkstra到姚期智,还扬言在不久的将来,软件学院在座的学生中,或将出现一位图灵奖的中国人。可惜的是,之后邓的离散数学课便平淡无味,而中国也没有人获得过图灵奖,而我们当年的各位同学,或者终日加班赶release,或者依然漂泊海外,或者才刚刚读研毕业,找到了一份差意糊口的工作,又或者已结婚有了孩子,又或者已然已渺无音讯,终究没有怎样的大奈何者,如有差异,终究一叶之隔,运命捉弄罢了。可知道Turing 23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图灵机的想法,我们呢?偶尔也是别人眼中的大牛小牛,也只是自欺之词,所做之事,也无非是苦苦研读一篇又一篇英文的文档,W3C、OASIS、MSDN、IBM developworks、stackoverflow之类的马桶小料,学习一些别人的framework,懂一些EJB,Spring,Struts此类的框架,进了微软,百度,IBM之类的公司,也可以是大牛了?

可是,我们却真的以为这样的自己即是真的牛人,或许看看社会上那些大堆大堆的java、android、.Net 培训学校,可以由火车拉去华为,中兴的人们,精通框架者便真的即是牛人了,行走人潮之中自己于是也多了几分自信,可是隐约之中,你慢慢才意识到,总有些人让你只能是一直膜拜,却永远不可企及,而他们不是Turing,不是Dijkstra,也不是姚期智,而是Thomas Kyte,Brian Goetz,或者Arcadiy Ivanov,就在你的身边,甚至和你一起工作,只是时区不同罢了,看他们的代码,犹如看JDK源码一样的考究,如诗文一般流畅,听他们的解释,却如同未知的语言,完全不同的语法,读他们的书,你才意识到自己的贫乏和幼稚,技术本就是无止境的追求,走过了一条胡同,旁边总会有另一个世界慢慢展开,可是我们却总是希望能够早早的结束这段代码,或者转行去做管理,或者自己去创业,不知是什么让我们的热情散尽,或许如今的社会,总是这样的浮华,毕业的90后们,已经无法静心的写写代码了,耳朵上必须不时缠绕着音乐,才可以把他们留在办公室

十年前,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离家很远,为了节约路费,两个星期回一次家,途中会经过法门寺,坐在车上,时常可以看到去法门寺朝拜的僧人,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现在跪拜的这个地方,距离法门寺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吃,怎么睡,夜里哪里休息,也不知道他们这样衣衫褴褛,几季春秋?但是,我想我明白为什么他们这样坚持,是怎样的力量指引他们向前

或者,技术也是这样的一条路!

 

转自 http://nidewobw.iteye.com/blog/1567892

posted on 2013-10-01 10:19  ggjucheng  阅读(8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