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Github

《围城》读后感:你的心是一座城,愿你城中有幸福

一、关于此书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我是在3月份京东图书搞活动时,一起买入了一些书,这本书就在其中。哈哈,说来也是,中学阶段老师们就开始推荐各种必读书籍,自己那时却是不以为意。不过还好那时没看,不然也不会有太多感想,也许这也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我一直觉得《围城》是一本需要多次阅读的书,因为不同的年纪读完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这次读完后,我希望我能在结婚(进城)后读一次,等我为人父时再读一次,或许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感受。初次看完,总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可以跟身边的人对上号,也感觉自己有时就跟不讨厌但是百无一用的方鸿渐差不多。另外,书中的很多观点现在仍然适用,甚至读到某些地方我会为钱老拍手点赞,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文字背后的力量吧。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二、方鸿渐和他的女人们

  用时下的话来说,方鸿渐是个不折不扣的屌丝。没有出身,有点懦弱;没有才华,有点脾气;没有志气,有点小气。用赵辛楣的话说,他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正是这样的一个玩世不恭的穷小子,钱老用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知识分子的命运,着重描写了他的几段爱情。另外,如果钱老今天再来重构围城,我想方鸿渐应该是会和赵辛楣在一起的,因为基情无限啊!啊哈哈!

  • 周悉淑:要不是病死,以方鸿渐的软弱,很有可能成为正统方太太,也正是由于她的早逝,周先生见方鸿渐慰唁的长信文法书理好,情词深挚,才出钱送方鸿渐留洋读书,本来方鸿渐有很好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他不学无术,回国之前不得不弄个假文凭。在与周的一段“交往”中,方鸿渐的软弱变现无疑,向往自由恋爱,想毁掉婚约,在父亲的恩威并施下,只好作罢。
  • 鲍小姐:对于方鸿渐来说,更多的是肉体和欲望。自己有未婚夫,还要“勾引”方鸿渐,无非是为了排遣短暂的寂寞和空虚。为了打发船上的无聊时光,方鸿渐跟她有一段短暂的交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利用与被利用,没有任何爱情可言。分手时,没有任何留恋和不舍。(据杨绛说钱钟书曾经听到中国留学生在邮船上偷情的故事,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鲍小姐姓鲍)
  • 苏文纨:跟鸿渐一样,留学归来,孤芳自赏。工于心计、虚伪做作的她,起初不把方鸿渐放在眼里,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很高贵,自认为是高枝,无人敢高攀。后面发现方鸿渐也没那么讨厌,对他心生好感,虽然我们不知道这好感里是不是有几分虚伪。她喜欢男人簇拥在自己周围,男人之间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赏玩味并从中得到所谓爱情方面的满足。明知道跟唐晓芙公平竞争没有优势,除了嫉妒与促狭别无他法。耍尽手段还是以失败告终。最后,急需重建自信的她下嫁给跟她臭味相投的诗人曹元朗。
  • 唐晓芙:天真直率,简单纯真,富有个性,“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她是鸿渐的最爱,也是《围城》中最讨喜的人物。她对于爱情非常严苛,无法容忍一个男人的过去,“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着我”。但是,遇到鸿渐后,她也在自己的爱情规则前让步了。与鲍小姐比起来,唐晓芙清纯;与苏文纨比起来,唐晓芙可爱,甚至连吵架时都是那么的可爱。最后,以两人以分手结束,也许是作者对她偏爱,不愿意她嫁给方鸿渐。(根据杨绛的说法,确实是这样。其实这也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往往最爱都不会和我们走到最后,走到城里的往往都是我们经过平衡后的人)
  • 孙柔嘉:任何方面都很平凡,长得不美也不丑,没有苏文纨的心机,也没有唐晓芙的纯真,不算很聪明,也不笨,是极其普通的女孩。她跟方鸿渐的感情,不是一见钟情,是属于“旅行之后不讨厌的”两个人,她出现的时间正好是方鸿渐的失恋期,两人的爱情没有激情,更多的好像是应了赵辛楣的谶语。方鸿渐对她的态度是应付式的,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她把婚姻当成事业来经营,但她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两人的婚后生活充满了吵闹和敌视。嫁给方鸿渐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总结:我们都希望和自己走到最后的人是如唐晓芙那般的简单纯真,“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早已不是一张白纸。虽然,最后我们和孙柔嘉经过各种平衡之后终于走进了城里,但是仍然逃脱不了生活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庸俗的阶段。记得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新闻里面说:90后忙着结婚,80后忙着离婚,而70后却忙着复婚。90后到了适婚年龄纷纷带上户口本去结婚,80后却因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闹得不可开焦谁也看不来谁所以选择离婚,70后在分开后发现还是前任好所以选择复婚。每个人都心都是一座城,当你在城中为他人开了一扇门,我只愿你在城中有幸福!  

三、那些经典耐人寻味桥段

  《围城》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桥段,至今看来仍然觉得它会适用于当代社会。

  • 关于借书:女人不肯花钱买书,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可以做两次接触的接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时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回头想想,我倒是借了好几本书出去,虽然都不是冲着撩妹去的。
  • 关于旅游: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对于恋人来说,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就可以选择结婚了。虽然,方鸿渐和孙柔嘉经历了这样一段旅程,但是结局也不一定就不会离婚,不过这个理论现在好多人倒是蛮同意的?anyway,今年打算出去旅行一次,有木有人同行?
  • 关于撒谎: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钱老简直把撒谎写到了极致!
  • 关于缺点: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表识。我们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人,曾经我们平起平坐,大家相敬如宾似的,可当他升级以后,仿佛就不再是当时的他了,这时你往往觉得他不再是当初你认识的他了。
  • 关于分数:“对坏卷子分数批的宽松,对好卷子分数批的紧,因为不及格的人多了,引起学生的恶感,而好分数的人太多了,也会减低先生的威望。总而言之,批分数应该雪中送炭,万万不能悭吝。一分钱也买不了东西,别说一分分数!切不可锦上添花,让学生把分数看的太贱,功课看得太容易。给穷人至少要一块钱,那就是一百分,可是给学生一百分,那不可以。”可以看出,钱老在当时就已经看透现代大学的考试分数之道了,你我读大学时参加的期末考试分数难道不是这样的原则批出来的?
  • 关于跳槽:“粗话所谓“跳槽”,你在本校升不到教授,换个学校就做到教授。假如本校不允许你走,而旁边的大学以教授相聘,那么本校只好升你做教授。旁边的大学给你的正式聘书和非正式的聘信,你愈不接受,愈要放风声给本校当局知道,这么一来,你的待遇就会提高。”回头想想我所在的IT行业,很多公司不愿意给我们加工资,所以我们只好曲线救国,去其他公司面试,拿到比现在工资高的offer去谈离职,在离职谈话时老板们又会想尽办法来给我们加工资来留住我们,职业也是一座城,跳槽让大家找到所谓的幸福感。
  • 关于结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之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部都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都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之前,谁也不认得谁。”在我的生活中,我会发现无论是我的长辈们,还是我的朋友或同事们,都有这样的一些结婚后的问题,他们觉得对方结婚/生小孩之后往往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当初恋爱时的自己,一些不满和遗憾开始慢慢滋长,日积月累,也许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导致他们从城里出来。

总结:其实书中很多的情节在今天仍旧重复上演着: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便够结婚了。个人的婚姻被牵扯进了整个家庭,我想起来了这些年热播的一些家庭伦理类电视剧,乐此不疲的拿着一些关系矛盾开着献媚的玩笑。这些遗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传统规矩,无论我们多么“新式”,却也依然是摆脱不掉的约束,这便是我理解的围城了。最后,我的心也是一座城,目前这座城的门开着,等待着合适的你进来,我相信,对的人,晚一点出现,也是值得的。

 

posted @ 2017-04-04 01:36  EdisonZhou  阅读(19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