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zl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一、学习总结

  1.1 思维导图

  1.2 图结构学习体会

    (1)、深度遍历算法和广度遍历算法:这两种遍历都可以遍历出整个图,但是深度遍历对于新手来说还是有一点点小难度,但是熟悉了之后发现也就那样,对吧。但是还是需要去认真去理解。

    (2)、Prim和Kruscal算法:这两种算法都是算最小生成树的,Krusca是直接从最小权重连接,而Prim是直接连接的。

    (3)、Dijkstra算法和Foled算法:Foled算法到后面可以更改相对应的最小路径而Dijkstra算法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

    (4)、拓扑排序算法:这个拓扑排序不允许有回路,而且只能在有向图里。

 

二、PTA实验作业

  1.7-1 图着色问题

    (1)设计思路

      使用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再顶点信息和边信息中加上一个变量存储颜色信息。先建图,完善图的信息。输入顶点颜色种类时,通过循环判断之前是否出现过相同颜色来计算颜色数量。若颜色数量与题目要求一致,再判断相邻顶点颜色是否相同。判断方法为:若头节点颜色与其某一nextarc节点颜色一致,则是非解。反之,若每一个头节点都与其所有的nextarc节点颜色不同,则是解。

    (2)代码截图

      

    (3)PTA提交列表说明

      

      不能熟练使用set和memset导致编译错误,还有忘记改成C++。

  2、7-2 排座位

    (1)设计思路

      初始化并查集;

      判断两人是否为朋友;

      是记录是朋友 ;否记录是敌人;

      输入两个宾客;

      有共同朋友就输出同一张桌子;

    (2)代码截图

       

    (3)PTA提交列表说明

      

        情况遗漏,首次检查未发现

  3、7-4 公路村村通

    (1)设计思路

      把这个道路的邻接矩阵建立起来

      用Prim算法算出最小权重的和,

      如果可以遍历到所有的城镇则输出需要的钱,

      如果没有则输出Impossible。

    (2)代码截图

      

    (3)PTA提交列表说明

      

三、PTA最后排名

  

四、阅读代码

  Dijkstra算法

  首先,引进一个辅助向量D,它的每个分量D表示当前所找到的从始点v到每个终点vi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如D[3]=2表示从始点v到终点3的路径相对最小长度为2。这里强调相对就是说在算法过程中D的值是在不断逼近最终结果但在过程中不一定就等于最短路径长度。它的初始状态为:若从v到vi有弧,则D为弧上的权值;否则置D为∞。显然,长度为 D[j]=Min{D | vi∈V} 的路径就是从v出发的长度最短的一条最短路径。此路径为(v,vj)。 那么,下一条长度次短的最短路径是哪一条呢?假设该次短路径的终点是vk,则可想而知,这条路径或者是(v,vk),或者是(v,vj,vk)。它的长度或者是从v到vk的弧上的权值,或者是D[j]和从vj到vk的弧上的权值之和。 一般情况下,假设S为已求得最短路径的终点的集合,则可证明:下一条最短路径(设其终点为X)或者是弧(v,x),或者是中间只经过S中的顶点而最后到达顶点X的路径。因此,下一条长度次短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必是D[j]=Min{D | vi∈V-S} 其中,D或者是弧(v,vi)上的权值,或者是D[k](vk∈S)和弧(vk,vi)上的权值之和。迪杰斯特拉算法描述如下: 1)arcs表示弧上的权值。若不存在,则置arcs为∞(在本程序中为MAXCOST)。S为已找到从v出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的集合,初始状态为空集。那么,从v出发到图上其余各顶点vi可能达到的最短路径长度的初值为D=arcs[Locate Vex(G,v),i] vi∈V 2)选择vj,使得D[j]=Min{D | vi∈V-S} 3)修改从v出发到集合V-S上任一顶点vk可达的最短路径长度。例如求基本的三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C程序如下:

// Floyd.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 99999 //表示不可到达

#define MAXSIZE 4 //表示图的结点数

//邻接矩阵存储图的信息

/*int map[MAXSIZE][MAXSIZE]={

{0,4,6,6,INF,INF,INF},

{INF,0,1,INF,7,INF,INF},

{INF,INF,0,INF,6,4,INF},

{INF,INF,2,0,INF,5,INF},

{INF,INF,INF,INF,0,INF,6},

{INF,INF,INF,INF,1,0,8},

{INF,INF,INF,INF,INF,INF,0}

};*/

int map[MAXSIZE][MAXSIZE]={

{0,5,INF,7},

{INF,0,4,2},

{3,3,0,2},

{INF,INF,1,0}

};

//弗洛伊德算法

void Floyd()

{

int path[MAXSIZE][MAXSIZE];//保存最短路径

int A[MAXSIZE][MAXSIZE];//a[j]表示当前顶点i到j的最短距离

//数据初始化

for(int i=0;i<MAXSIZE;i++)

{

for(int j=0;j<MAXSIZE;j++)

{

A[j]=map[j];

path[j]=-1;//初始化为-1

}

}

//这个扫描所有点,没有除去对角线和划去的行和列上面的点

/*for(int diagonal=0;diagonal<MAXSIZE;diagonal++)//左对角线

{

for(int k=0;k<MAXSIZE;k++)//行

{

for(int j=0;j<MAXSIZE;j++)//列

{

if(A[k][j]>A[k][diagonal]+A[diagonal][j])

{

A[k][j]=A[k][diagonal]+A[diagonal][j];

path[k][j]=diagonal;

}

}

}

}

*/

for(int diagonal=0;diagonal<MAXSIZE;diagonal++)//左对角线

{

for(int k=0;k<MAXSIZE;k++)//行

{

if(k!=diagonal)//除去此行所有的点

{

for(int j=0;j<MAXSIZE;j++)//列

{

if(j!=diagonal)//除去此列所以的点

{

if(k!=j)//除去对角线的点

{

if(A[k][j]>A[diagonal][j]+A[k][diagonal])//满足条件

{

A[k][j]=A[diagonal][j]+A[k][diagonal];

path[k][j]=diagonal;

}

}

}

}

}

}

}

//结果输出:

for(int i=0;i<MAXSIZE;i++)

{

for(int j=0;j<MAXSIZE;j++)

{

if(A[j]==INF)

cout<<"从顶点"<<i<<"到顶点"<<j<<"不存在路径"<<endl;

else

{

cout<<"从顶点"<<i<<"到顶点"<<j<<"最短距离为: "<<A[j]<<"  其路径为:";

vector<int>temp;

temp.insert(temp.begin(),j);//把终点插入

int ok1=i,ok2=j;

while(true)

{

ok1=path[ok1][ok2];

if(ok1==-1)

break;

temp.insert(temp.begin(),ok1);

}

temp.insert(temp.begin(),i);//把起点插入

for(int z=0;z<temp.size();z++)

cout<<temp[z]<<" ";

cout<<endl;

}

}

}

}

int main()

{

Floyd();

return 0;

}

posted on 2018-06-18 22:38  陈zl  阅读(274)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