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上ERP找死?
长期以来,管理软件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根据为十九年管理软件开发的经验来看,“不上ERP等死”这句话不敢苟同,但“上了ERP找死”这句话倒有些同感。上ERP虽然不一定是找死,但许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损失确实很巨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企业的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
做管理软件近20年来,我有着一个深刻的体会,管理软件只是管理的一个体现,是某种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实现工具。没有好管理思想,就出不来好的管理软件。而企业往往认识不到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上了管理软件,管理水平就自然提高;我们用了世界500强用的管理软件,我们就和世界500强的管理水平差不了多少了。但实际上,高水平的管理软件产生前,高水平的管理思想就已经产生了。例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思想最初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思想的管理MES类管理软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提出。没有好的管理思想,只是简章重复手工,只会给企业带来负担。要想让ERP等管理软件最大化的发挥作用,首先应当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ERP等管理系统的要求。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东西,计算机内部用二进制记录数据,只有“0”和“1”两种数字。所以,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数据也要精准。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是拍脑门儿作决定,凭个人经验作决定。当然,不是说凭经验就不好,而是说有了经验没有总结、分析、量化,只根据初浅的表面现象就作出决定。这样的管理就无法让计算机系统识别,也无法借助计算机系统进一步提高。
有些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但上了ERP之后,还是有些不顺畅,有时反而拖累企业的发展,这就是没有达到计算机管理的要求,没有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因为上了系统之后,由于手工处理转为计算机处理,其流程必然要发生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要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自身的管理适应计算机系统的要求。
ERP解决不了企业个性化需求
刚才说了企业的管理要适应ERP系统,现在再说说ERP适应企业的问题。不可否认,当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变化、改进、完善自身的管理与业务,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且,上面也说过,管理系统的改进往往都要滞后于管理思想的进步。在企业广泛采用柔性生产、敏捷制造等较为灵活的生产管理方式,要求企业的使用的ERP系统也要具有可灵活定制的能力,以便能够跟上企业管理的发展与变化。而现在许多产品化的ERP软件,不能够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而定制化开发的软件,开发周期又较长,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记得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软件系统好象一把刀。如果在封建社会,我会找铁匠铺,会根据我的需求定做一把适合我一个人的刀。这把刀目前看很好用,但打制的周期太长,价格也比较贵,如果我的需求有所变化,我需要再次找铁匠为我重新打制。如果在现代社会,我会到超市,在众多款式的刀中选择一把我认为符合我需求的刀。这把刀我可以很快买到,价格也不算太贵。但我不是一个选刀的行家,我可能会选错刀。我需要与超市的客服人员协商退换这把选错的刀。即使我可以随意的更换刀,我也不一定能够选到让我100%满意的刀。因为,超市中所有的刀,都是面向最广大、最普遍的需求生产,生产厂不会生产只有1%需求的刀。所以,我可能买许多刀,以适应我不同的需求,但这样总成本又可能很高。ERP软件和刀是很近似的例子,对于企业买刀与做刀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且对于ERP系统而,买多把刀的解决方案又是不现实的,因为整合多个系统的难度也是十分巨大的。
企业与实施人员都缺乏经验
刚刚的例子中,我说了选错刀的可能。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企业毕竟不是专业的软件公司或质询公司,不会有太多的选型经验,在选型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即使是选型阶段,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在其它阶段也不一定保证不出问题。ERP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实施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有相当多的专业知识,这不但要求实施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也要求企业在售前的选型,售后的实施过程中充分的配合。而企业往往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认为选型完成了,其它的事情都应该是开发与实施人员的事了,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还有一些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无人协调。有一个国有企业的项目,甲方派出了3个科长、3个副科长6个人与我们接洽,而且没有隶属关系,没有协调人,各代表一个部门,一方利益。结果各说各话,各讲各的要求,项目做了大半,可进展基本上没有,最终我们只好主动退出。再有些企业,认为实施ERP是一件重大的决定,从上到下也都很重视,但由于业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对开发人员、实施人员的表达很难理解。如我遇到过的某个企业的负责人,与之沟通时搞不清“窗口”时什么东西,还要从最基本的计算机概念讲起。相反,开发人员、实施人员可能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开发软件、设计系统没有问题,但却不是一个管理专家,很难理解一些管理思想。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与开发或实施人员很难沟通,往往造成一些需求的偏差,需求反复的沟通才能解决,而且有时偏差还很大,直到上线才被发现。我遇到过一个项目,项目经理自认为理解了客户的需求,系统开发了近三个月,可到要上线时,为客户演示系统,客户却说:“我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东西”。这虽然是个较极端的案例,但在我个人的工作生涯中却是确实遇到过的,想必遇到过这种经历的人也不少。
上面的问题有企业自身的,也有软件与软件供应商的,双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企业上EPR系统的艰难,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成功实施ERP系统,请看我的下一篇博文《企业如果成功实施ERP》。
本人并非管理专业,只是长期从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有所感悟,故此文可能有诸多谬误的地方,望多指正,也希望多多交流,共同学习。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博客:http://competesoft.blog.163.com/
http://www.cnblogs.com/competesoft/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