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实用功能性语句1
R常用语句汇总整理,方便查找调用!!!
目录概览
6)当R启动后,R在内存中会自动加载若干Package|R初始状态载入包列表
21)输出字符串时要换行,print 中 \n 是无效的,要用 cat
23)**把数据框按照某一列的不同值切分成几个数据框,用 split() **
Tab
rm()
rm(list = ls(all = TRUE))
# options(digits= ),digits后面的参数为1至22的数字,默认为7。
# options函数还可以改变很多全局选项,如更改提示符(prompt),
# 是否显示错误信息(show.error.messages)等。
options(digits = 5)
options(warn = 1)
# 使用getwd()命令获得R的工作目录(Working Directory)
getwd()
# 使用setwd()设置工作目录位置
setwd()
# 可视化设置目录
choose.dir()
# 获取当前执行R文件所在目录
dirname(file.path("","p1","p2","p3","filename"))
# 删除所有的路径,包括最后一个路径分隔符
basename(file.path("","p1","p2","p3", c("file1", "file2")))
6)当R启动后,R在内存中会自动加载若干Package|R初始状态载入包列表
stats | 常用统计函数
graphics | 基础绘图函数
grDevices | 基础或grid图形设备
utils | R工具函数
datasets | 基础数据集
methods | 用于R对象和编程工具的方法和类的定义
base | 基础函数
# 它将在R的起始目录保存记忆区(working space)至.RData文件
save.image()
# 保存需要保存的R对象
save(…,file = )
# 如何得到函数的代码,通常情况你只需要在R平台下写出你需要查看的函数名,回车即可
输入(函数名),查看(该函数)代码,如:输入dist,查看dist函数代码
# 如果函数式类函数(Generic Function),先使用methods()函数查看类函数列表,找到具体需要的函数,然后按照单个函数的情况处理
methods(summary)
# 查看一个矩阵|向量|数据框|表格|函数的前(后)几行
# 随机看看对象中的一些内容,还可以使用car包中的some函数
head()
tail()
head(CO2,8)
tail(CO2,8)
inverses <- vector(mode = "list", 100)
inverses <- vector(mode = "integer", 100)
# 生成4组完整的数据库并赋给imp
imp=mice(nhanes2,m=4)
# 生成线性回归模型
fit=with(imp,lm(chl~age+hyp+bmi))
# 对建立的4个模型进行汇总
pooled=pool(fit)
# 展示pooled的内容
summary(pooled)
# 有时可能希望删除向量内重复的元素,这时可以使用unique<向量对象>来实现。例如:
a <- c(1,2,1,4,2,5,1,1)
unique(a)
[1] 1 2 4 5
# 在本例中,对包含重复元素的向量a进行了去重操作。此功能同样也可以使用table函数来实现,不过比较麻烦。例如:
as.numeric(names(table(a)))
# R提供了一个edit函数,让使用者可在一个特定的窗口中更改自设函数,使用者便不用在每次更改函数时重打一次。fix函数会使用窗口中的预设编辑器(记事本)。
> fix(stdev)
# 输入上述指令后,便会出现一个记事本的窗口,让使用者更改stdev的定义。当更改完毕后关闭窗口,新的定义便会自动储存。R还有内置函数edit ,可以用来编辑R原始码的档案:
> edit(file="myfile.r")
# 忠告:在编写函数及R原始码档案时,读者应尽量使用批注及缩排(indent)。这样可使函数及原始码更容易阅读及修改。绝大部分的程序编写员都会遵从这些习惯。
cat("the total number is:",3+5,"\n")
print(x, ...)
cat,print:显示对象
sink:输出转向到指定文件
dump,save,dput,write:输出对象
scan,read.table,load,dget:读入
browseURL:浏览某个指定的网页
download.file:下载网络文件到本地
# 例如存放学生信息的数据框 rt(name,sex,age,score),按照分数 score 递减排序:
> rt[order(rt[,4],decreasing=T),] ## 特别注意后面的逗号别忘了!
> x <- 3.555555
> ceiling(x)
> 4
> floor(x)
> 3
> trunc(x)
> 3
> round(x, digits = 0)
> 4
> signif(x, digits = 6)
> 3.55556
> 34 %in% c(1,2,3,4,34,44)
[1] TRUE
> as.Date("2015-07-27") - 1
[1] "2015-07-26"
21)输出字符串时要换行,print 中 \n 是无效的,要用 cat
> print("ABC\nDEF")
> "ABC\nDEF"
> cat("ABC\nDEF")
ABC
DEF
求数据框的行数:nrow(dt)
求数据框的列数:ncol(dt)
求数据框的行标签:rownames(dt)
求数据框的列标签:colnames(dt)
23)把数据框按照某一列的不同值切分成几个数据框,用 split()
> dt <- data.frame(AA=c(1,2,3), BB=c('a','b','a'))
> dt
AA BB
1 1 a
2 2 b
3 3 a
> group = split(dt, dt$B)
> group
$a
AA BB
1 1 a
3 3 a
$b
AA BB
2 2 b
> ptm <- proc.time()
> a = 1 + 1 ## 此处放你的程序
> print(proc.time() - ptm)
用户 系统 流逝
0.00 0.00 1.47
exam <- c(98, 97, 52, 88, 85, 75, 97, 92, 77, 74, 70, 63, 97, 71, 98, 65, 79, 74, 58, 59, 60, 63, 87, 82, 95, 75, 79, 96, 50, 88)
#切分成3组
exam1 <- cut(exam, breaks = 3)
#切分成自己设置的组
exam2 <- cut(exam, breaks = c(0, 59, 69, 79, 89, 100))
attr(exam1, 'levels'); attr(exam2, 'levels'); attr(exam2, 'class')
#一个有序因子
ordered(exam2, labels = c('bad', 'ok', 'average', 'good', 'excellent'))
# 如果表达式(expression)或者函数(function)的值没有定义,那么将返回NULL。在R中,NULL与很多对象合并在一起时,都被忽略掉。比如以下例子:
# NULL is neglected in vector
> c(1, NA, NULL, FALSE)
[1] 1 NA 0
# also in matrix
> matrix(c(1, NA, NULL, 2), c(2, 2))
[,1] [,2]
[1,] 1 2
[2,] NA 1
# 警告信息:
In matrix(c(1, NA, NULL, 2), c(2, 2)) : 数据长度[3]不是矩阵行数[2]的整倍
# also in list
> tmp <- list(1, 2)
> tmp[1] <- NULL
> tmp
[[1]]
[1] 2
> tmp[[1]] <- NULL
> tmp
list()
# 如果一定要将列表中的某个个元素赋值为NULL,可以使用list(NULL),比如:
> tmp <- list()
> tmp[1] <- list(NULL)
> tmp
[[1]]
NULL
> is.null(tmp[[1]])
[1] TRUE
列表(list)在R中是个全能选手、无所不“包”;list还是金箍棒,别看它丫的开始长度(length()
)短,之后想变长就变长,多长都行。
这暗示list可以这样用:在循环开始时,我们不知道会产生多少个元素,可以事先规定输出结果为a <- list()
,之后赋值;甚至可以按照名字赋值,比如a$add <- exprs
。
创建
如果要创建一个长度为n的、每个元素都为NULL的list,可以使用vector("list", n)
。
插入
如果要在list中插入元素,可以使用append(x, values, after = length(x))
函数。append()
函数原本是对vector设计的,但是list也能使用。
如果要创建一个空的对象(对象的长度是0)很容易,比如:
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数值向量
numeric()或者numeric(0)
character()或者character(0)
integer()或者integer(0)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factor()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因子
注意:factor(0)的长度是1
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矩阵
matrix(0, 0, 0)
注意:array()创建的对象长度为1。
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列表
list()
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data.frame
data.frame()
R中一些对象转换要格外小心,特别是牵扯到data.frame类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陷阱:
5.1 “字符型因子”转换为“数值型向量”
# 需要先转成字符串向量过渡一下:
as.numeric(as.character(MyFactor))
5.2 字符和数值因子混搭data.frame
# 每一列是按照字符型因子保存。留意表面上是数值的一列,它非常危险,特别是排序。一个例子:
> a1 <- as.factor(as.character(a1))
> a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evels: 10 11 12 13 14 15 5 6 7 8 9
> sort(a1)
[1] 10 11 12 13 14 15 5 6 7 8 9
Levels: 10 11 12 13 14 15 5 6 7 8 9
如果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对变量进行不同的处理,自然会联想到使用多个多个else/if。如果else/if是用来处理的简单的赋值,可以使用switch(EXPR, ...)
函数。其中,EXPR是一个表达式,生成一个数字或者字符串;接下来,使用生成的数字和字符串匹配...中的内容。
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EXPR生成的数字,则对应匹配...的第几个元素,此时...中的变量可以没有名字;如果是字符串,就会严格地匹配...中相同名字的变量;如果EXPR生成是字符串,...中没有相匹配的变量名,则返回NULL;如果...中有一个“无名”变量(即没有对变量赋值),上一种情况下返回该无名变量,相当于最后一个else。比如:
> switch(1, a = 3, b = 2)
[1] 3
> switch(2, aa = 'red', bb = 'blue', cc = 'yellow', 'No value')
[1] "blue"
> switch('aa', aa = 'red', bb = 'blue', cc = 'yellow', 'No value')
[1] "red"
> switch('dd', aa = 'red', bb = 'blue', cc = 'yellow', 'No value')
[1] "No value"
> switch('bb', aa = 'red', bb = , cc = 'yellow')
[1] "yellow"
> switch(2, aa = 'red', bb = , cc = 'yellow')
Error: empty alternative in numeric switch
> switch('dd', aa = 'red', bb = , cc = 'yellow', 'no', 'value')
Error: duplicate switch defaults: '"no"' and '"value"'
注意:
-
如果EXPR是数字,范围不能超过...的长度。同时,虽然此时...变量可以名字,但是有名字的变量必须有数值,不能学习以上例子中倒数第二种情况,否则会报错。
-
如果EXPR是字符串,那么会进行自动继承,即前者继承后者。
-
虽然EXPR是字符串情况可以自动继承,甚至继承一个无名变量,但是无名变量只能有一个。
-
最后将EXPR明确写出,为了R的版本兼容。
总结: swich()函数是一个好玩却又危险的函数,一个没有歧义的使用方法是:EXPR明确写出,且返回字符串,...中每一个变量都有确切的值,无名变量只有一个,比如:switch(EXPR='dd', aa = 'red', bb = 'blue', cc = 'yellow', 'no value')
。
©哈尔滨商业大学 银河统计工作室
银河统计工作室成员由在校统计、计算机部分师生和企业数据数据分析师组成,维护和开发银河统计网和银河统计博客(技术文档)。专注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和运用,探索统计学、应用数学和IT技术有机结合,尝试大数据条件下新型统计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