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ashMap以及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HashMap和Hashtable的底层实现都是数组+链表结构实现的
使用HashMap,如果key是自定义的类,就必须重写hashcode()和equals()。
如果你重载了equals,比如说是基于对象的内容实现的,而保留hashCode的实现不变,那么很可能某两个对象明明是“相等”,而hashCode却不一样。
这样,当你用其中的一个作为键保存到hashMap、hasoTable或hashSet中,再以“相等的”找另一个作为键值去查找他们的时候,则根本找不到。
对于每一个对象,通过其hashCode()方法可为其生成一个整形值(散列码),该整型值被处理后,将会作为数组下标,存放该对象所对应的Entry(存放该对象及其对应值)。
equals()方法则是在HashMap中插入值或查询时会使用到。当HashMap中插入值或查询值对应的散列码与数组中的散列码相等时,则会通过equals方法比较key值是否相等,
所以想以自建对象作为HashMap的key,必须重写该对象继承object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
put
的源码的关键部分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还有一点,位置0上存放的一定是null。
然后在遍历这个位置上的链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在已经存在由equal函数确定的相等的Key,那么用新的Value替换掉老的Value,并返回老的Value。不然就在链表最后添加结点,并返回null。
看一下get的源码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Entry<K,V> entry = getEntry(key); return null == entry ? null : entry.getValue(); }
再看getEntry的源码
final Entry<K,V> getEntry(Object key) { if (size == 0) { return null; } int hash = (key == null) ? 0 : hash(key);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return null; }
意思很明确,就是先用hash函数确定在哪个位置,然后遍历这个位置上对应的链表,直到找到这个Key,然后返回value
这里有个地方很关键,那就是如何判判断相等我们看到这里是靠equal函数来判断的,equal函数是所有类都会从Object类处继承的函数,
当我们在HashMap中存储我们自己定义的类的时候,默认的equal函数的行为可能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需要重写。
总结:
1、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true),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
2、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