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之路二(初识redis服务器命令)

上一章我们已经知道了如果启动redis服务器,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以及如何用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查看操作服务器的命令。

服务器命令:
1.info——当前redis服务器信息
   server:一般redis服务器信息,包含以下域:
          redis_version:redis服务器版本号
          redis_git_sha1:Git SHA1
          redis_git_dirty:Git dirty flag
          os:redis服务器的宿主操作系统
          arch_bits:架构(32或64位)
          multiplexing_api:redis所使用的事件处理机制
          gcc_version:编译redis时所使用的GCC版本
          process_id:服务器进程的PID
          run_id :redis服务器的随机标示符(用于sentinel和集群)
          tcp_port:TCP/IP监听端口
          uptime_in_seconds:自redis服务器启动以来,经过的秒数
          uptime_in_days:自redis服务启动以来,经过的天数
          lru_clock:以分钟为单位进行自增的时钟,用于LRU管理
  Clients:已连接客户端信息,包含以下域:
          connected_clients:已连接客户端的数量(不包含通过从属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
          client_longest_output_list:当前连接的客户端当中,最长的输出列表
          client_longest_input_buf:当前连接的客户端当中,最大输出缓存
          blocked_clients:正在等待阻塞命令(BLPOP、BRPOP、BRPOPLPUSH)的客户端的数量
  Memory:内存信息,包含以下域:
          userd_memory:由Redis分配器分配的内存总量,以字节(byte)为单位。
          userd_memory_human: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redis的内存消耗
          userd_memory_rss: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返回redis已分配的内存量(俗称常驻集大小)
          userd_memory_peak_human: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redis的内存消耗峰值
          userd_memory_lua:lua引擎所使用的内存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men_fragmentation_ration:used_memory_rss和used_memory之间的比率
          mem_allocator:在编译时指定的,redis所使用的内存分配器。可以是libc、jemalloc或者tcmallor。
 
  persistence:RDB和AOF的相关信息(Redis 持久化存储)一遍好文章 http://my.oschina.net/davehe/blog/174662
          loading:当前标识正在持久化存储的个数
          rdb_change_since_last_save:
          rdb_bgsave_in_progress:当前标识正在RDB异步存储
          rdb_last_save_time:RDB最后成功保存的时刻
          rdb_last_bgsave_status:最后bgsave(异步存储)的状态
          rdb_last_bgsave_time_sce:最后bgsave成功的操作时间,单位为秒
          rdb_current_bgsave_time_sec:当前正在bgsave操作的时间,单位为秒
          aof_enabled:当前有几个AOF日志在运行
          aof_rewrite_in_progress:表示aof重写操作正在进行
          aof_rewrite_scheduled:表示完成aof重写计划的个数
          aof_last_rewrite_time_sec:表示最后一次重写操作完成的时间,单位秒
          aof_current_rewrite_time_sec:表示当前重写操作完成的时间,单位秒
          aof_last_bgrewrite_statust:表示最后一次异步重写操作的状态。
          aof_alst_write_statust:表示最后一次重写操作的状态。
  stats:一般统计信息
          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运行以来连接过的客户端总数量
          total_commands_processed:运行以来执行过的命令的总数量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服务器每秒执行过的命令数
          total_net_input_bytes:运行以来输入的字节数大小
          total_net_output_bytes:运行以来输出的字节数大小
          instantaneous_input_kbps:每秒写Kbps
          instantaneous_output_kbps:每秒读取Kbps
          rejected_connections:因为最大客户端的数量限制而被拒绝的连接请求数量
          expired_keys:运行以来过期被删除的key的数量
          evicted_keys:运行以来因为最大内存容量限制而被驱逐(evict)的key的数量
          keyspace_hits:查找数据库键成功的次数
          keyspace_misses:查找数据库键失败的次数
          pubsub_channels:目前被订阅的频道数量
          pubsub_patterns:目前被订阅的模式数量
          latest_fork_usec:最近一次fork()操作耗费的毫秒数
  replication:主/从复制信息
  CPU:CPU计算量统计信息
  commandstats:Redis命令统计信息
  cluster:redis集群信息(在后面的章节详细介绍)
  keyspace:数据库相关的统计信息
          keys:当前数据库键数量,expires:其中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数量,avg_ttl:设置过过期时间键的平均TTL
 
2.echo——测试连接使用
3.time——获取redis服务器的当前时间戳
一个包含两个字符串的列表: 第一个字符串是当前时间(以 UNIX 时间戳格式表示),而第二个字符串是当前这一秒钟已经逝去的微秒数。
  v: latest
4.dbsize——返回当前数据库的key的数量
5.select——选择redisDB  select 1 切换到DB1中  DB一共有16个0-15
6.shutdown ——关闭redis服务器(server)  
7.config get parameter——获取服务器配置信息(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  ,parameter 可以为匹配符* 表示所有配置信息,或s*表示已s字母开头的配置信息,或具体的配置信息名称
8.config set parameter value——设置当前服务器的配置信息
9.save——保存当前的数据库的数据到磁盘
10.bgsave——在后台异步保存当前的数据库的数据到磁盘
11.flushdb——清空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12.flushall——清空整个redis服务器的数据(删除所有数据库的所有key)
 
 
还有很多的服务器命令就不都介绍了
 
 
如果有同志不会安装redis参考
 
 
 
以上是自己个人学习的记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欢迎评论!
posted @ 2016-02-29 18:36  程序之美~我爱上编程  阅读(49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