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思考

问题1:关于当初

博客B[1]的作者在他的文中说道,“本科时,自己的考试成绩一直排在前面,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犯迷糊、做作业和游戏上。本科阶段是我们精力最最充沛、时间最最富裕、最最容易跟其他人拉开距离的阶段,如何处理这段生活,将会造成最后的千差万别,遗憾的是,当时却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我像高中阶段一样,只学习那一点点可怜的上课讲的知识,几乎不看教材、不怎么看课外资料,课后的作业基本是独立完成,却从来不是主动地思考、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出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沿着老师讲过的固定的模式,或者寻找类似的解答方法,然后稍微变换,从而完成解答。我总是认真听老师讲课,每次上课从来不预习,从来不会计划这学期我要干什么、这堂课我要干什么,我机械地听着每一节课,机械地在迷糊中重复着作业、考试。”这段话可以说是直击心灵了。

先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其中也是有很多的机缘巧合了。初高中的我,非常纯粹简单,有着很单一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要考多少名,上哪所高中哪所大学。当时的学习几乎就只是为这个目标而做的。至于更久以后的目标,直到高三才初步有了打算。当时爱玩游戏《英雄联盟》,那时学习之余在网上看了与《英雄联盟》背景故事相关的一部虚拟印象工作室(现为广州超神影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名叫《超神学院》的动画作品。这是一部大型3D科幻动画,角色和角色的动作是用真人扮演之后用后期制作出来的,而且制作成本非常高,据说每一集(不到20分钟)的成本达到了20万人民币。当然,情节是效果也是相当吸引人和令人满意的。当时我就被深深震撼了,就非常想学相关的知识,于是当时就想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来设想的是高考考得不错然后去浙大数媒,结果考砸了。考砸了以后还是想学数媒,于是想去中国传媒大学,但是思来想去好几天感觉又浪费了几十分。后来就来到了华科,果不其然被调剂了,而且数媒还不让转,不死心的我就转到了与数媒同院的软件工程,以为自己就可以有极大的兴趣学习了。

但从未接触过相关技术、在编程方面的知识一穷二白的我在大一下刚进入软院时不仅落下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还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步履维艰。当时大一下刚开学就马上有一个工程实训,我根本是什么也没学过,就连C语言也是边学数据结构边自学。所以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处于一脸懵的状态。这就大大降低了我的兴趣,兴趣一降低,学习动力就逐渐丧失,然后学不懂,就又降低兴趣...这样一个死循环,致使我对编程技术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尽管成绩排在前10%,但感觉自己就是没学懂,就是什么也不会。或者说,就觉得自己学了很多原理和知识,但是技术上却什么也不会。我没加入过团队,除了实训和课设以外没做过项目,没参加过比赛。我知道那段时间的我任何团队都不会需要。我正如作者所言,“我是科班,却没学懂计算机”。

做过最大的项目可能就是MFC下的车牌识别系统和简单的编译器了。车牌识别系统中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布置界面和写接口了,车牌的识别模块是另一位队友利用OPENCV做的。我所做的其实也不过是大量重复简单的工作。上学期的《编译原理》课中。每个人单独完成一个编译器,这对我来说挑战真的前所未有的大,历经周折,虽然实现的语言语法很简单但总算是完成了。现在回想起来也会累得叹一口气。

问题2:关于未来

【推荐阅读】博客B,D,K,L

对照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对于未来,你的选择是什么?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针对你的选择,在毕业前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你的规划是什么?

 

博客K[2]的作者对于职业规划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生短暂,属于自己黄金的时间不多,如果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道路和方向上,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事无成,要及早确定自己的规划,然后照着这个规划坚定不移的去执行。陈皓认为,做规划时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性格;二是确定自己的专业和想从事的行业。只有在确定这两方面后,才能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确,人生贵在自知。

说得简单点,做规划就是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一直都是非常认可的,而且我认为,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伴侣。在我的规划里面,我认为我未来的工作可以不需要非常高的薪水,能够小康就行。但一定要是自己喜欢且感兴趣的工作。一个人的职业将要伴随他从二十多岁直到六七十岁,如果每天做着自己丝毫提不上兴趣的事,那么人生这几十年又该如果度过呢,又有何意义呢?人生苦短,过得快乐才重要啊。其实自我上大学以来,我的目标是有所调整的。但都不外乎我的兴趣之内。我和大多数男生一样从小也是对游戏非常着迷,也很早就进过网吧上网玩游戏,也算是见证了网吧业的一路发展,也从十多年前见证了火遍网吧的《传奇》、《跑跑卡丁车》到如今《英雄联盟》、《绝地求生》的游戏的发展。如今电子竞技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电竞行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电子竞技俱乐部和电子竞技联赛也越来越向传统体育产业的专业性、规范性靠拢,同时也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投资、赞助。而我如今则非常想进入电子竞技联赛这个行业发展,不是作为职业选手,而是可能作为相关的技术支持与运营管理。其实自己曾经也是有个职业选手梦的,我相信进入这个行业虽然不是作为职业选手,但也能完成自己的这个梦。而且电竞行业的刚起步,各大高校都还没有对口专业,只有暂时几个职业技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也不够专业。所以其实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事到这个领域中来,而我相信我作为华科软院的学生,在领域中能够有自己的优势,为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不会选择读研,而是直接工作。所以我接下来不需要为考研做准备,我会去准备和了解电竞联赛相关知识,在技术方面上我会去了解有关于电竞比赛观战系统、比赛专用服务器、比赛恢复、赛事数据统计等内容的知识,在管理运营方面我会去了解电竞联赛的发展,比赛的前期准备、后期实施等内容的知识。并且在暑假找一份最好是相关公司的实习,比如承办各个电竞联赛的游戏公司,亦或是电子竞技俱乐部,以及电竞直播平台等。希望自己能增加相关的经验,以备工作之需。

问题3:关于当下

博客K[2]的作者这么说道,“确定了自己的行业和专业领域后,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1)努力掌握这个行业的知识,2)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这个专业和行业更为具体的各个子方向。然后在实际过程中再认识自己。”

的确是这样。所以正如我上面所说的,我想进入电子竞技这个行业,那么我就要想我能在这个行业中做什么样的工作,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所以我会去了解和准备相关的知识,去反省自己,认知自己。我现在看来也许没有那么那么喜欢当前的专业,在技术上也不如很多人,不过我还是会认真学完所有课程,绝不怠慢。原因有二:第一,从小的教育培养让我从心底里认为上课与考试是头等大事,我不允许自己对待学习有松懈之势;第二,学到的专业知识在我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一定会是有用的。在各个专业能力方面,我可能惟一拿得出手或者说可以得意的就只有数据库了吧。而在高级语言编程能力方面,C++、Java还算有点经验,其它的可以说是没有入门。所以我觉得自己大概率不会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

博客E[3]中的作者有这么一句话,“当我发现自己能看懂计算机图形学的时候,我便丢开了线性代数。 因为我自己的时间,不能浪费在不必要的东西上。 只要不影响我写代码即可。”

也许他第一句话我还能勉强认可,但当我看到他第二句话时,我就不会赞同他的观点了。从两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不对的。不必要的东西,可能随时都会变成需要。线代看得能看懂图形学就不看了,那日后若要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或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难道还能再说“不必要”吗。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就算是不必要的东西,也值得浪费。那是精神需要,譬如看电影、逛游乐场。我喜欢读书,从量子力学到行为心理学,从古代二十四史到现代推理小说我都喜欢读。它们对我的专业知识确实没有一丁点帮助,但是能提高人的自身休养,丰富内涵,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思考事物的能力,这些都是必要的。就算是再忙的时候,我也不会忘记读书。

问题4:关于课程

大学里印象最深的课程,有这么几个。

一是大一上在化学院上《微积分》和授课的邵琨老师。他的课,若是一二节或者五六节,那上课前十分钟时前四排就坐满了;若是三四节或者七八节,则前课还没下课教室门外就会堵着一群即将冲进教室占前排座位的同学。邵老师的微积分课,生动有趣,他不仅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微积分,还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数学;他讲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数学,也讲了一战二战中的数学;他能让我们感慨“数学还能这么玩”,也能让我们惊叹“数学原来这么有趣”。他仍旧是到现在为止我最喜欢的大学老师。

二是大二下公选课《中国历史地理概况》和授课的夏增民老师。被称为“华科四大才子”的夏老师,果然是不负期望,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又醍醐灌顶的课。深深被他的人格魅力与才华所折服。心想如若是成为像他这样满腹才华的人,那也无憾了。

三是大三上专业课《数据库》和授课的吕泽华老师。这也是我学得最自觉最认真的专业课,我有胆量去主动思考与说话。也是极少的我迟到会产生愧疚感的课程。就是在他的循循教导下,让我把对数据库的恐惧转变成了自信。虽然最后90分出头的成绩让我觉得还没到自己能达到的标准,但当老师说上90的凤毛麟角时我还是挺高兴的。

 

博客H[4]中的作者有这么几个观点,“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就一个字:渣。和目前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陈旧腐朽。” 

以及当我看完整篇文章之后,我对作者的看法就是极度自负,眼界过窄。整篇文章都充斥着他作为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在技术上成功后而在思想上不成熟的原因而体现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幼稚气息。我不需要摆出证据去证明中国大学目前的教育如何好,就像我不用去给一个认为1+1=3的人去证明他是错的。他还说“是骄傲、虚荣、嫉妒和报复,支撑你走到今天。你的成长依赖这些负的能量,而非天生的善良。”    我不知道其他人,至少对于我,我没有去嫉妒谁,我也不知道去报复谁,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去证明给谁看。作者这番话其实还涉嫌传播不正确的引导价值,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借鉴。

问题5:关于师生

博客N[5]中邹欣老师对于师生关系列举了几种可能:Retailer / customer (餐馆/食客),Boss / Employee (老板 / 雇员),Baby-sitter / Babies (保姆 / 幼儿) ,Buddies / Buddies (哥们 / 哥们) ,Stranger / Stranger (路人甲 / 路人乙),Prison Guard / Prisoner (狱警 / 犯人)。最后他认为他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  Coach / Trainee (健身教练 / 健身学员) 的关系。的确如此。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学生,应当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该学什么,能学什么。而老师,就是不遗余力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因材施教。但我还认为不只是这样。老师与学生应当相互表扬、相互批评。老师表扬、批评学生理所当然,从春秋时期,孔子老圣人就经常表扬和批评他的学生,他能夸颜回“贤哉!回也。”也能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 表扬与批评其实都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方式。而为何学生也可以表扬和批评老师呢?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人不是神仙,都会犯错。老师亦是如此。孔子所说仁德,当然我们在现代也能引申为其他方面。其实不仅是老师,不管对任何人,都可以“当仁不让”,这也体现了对真理的渴求与尊重。老师与学生相互的表扬与批评,有利于师生关系螺旋上升。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2. 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3.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4. https://www.cnblogs.com/freeflying/p/4796369.html
  5.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posted @ 2018-03-06 21:02  ChainDreamJet  阅读(23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