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Studio 2010从分析到实施(3)——使用Use Case Diagram设计系统交互
前言
众所周知VisualStudio 2010在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都下了很多功夫,本篇继续前文,向大家介绍使用VisualStudio 2010中对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的支持,和使用VisualStudio 2010设计系统交互的方法。
背景
前篇:使用VisualStudio 2010从分析到实施(2)——使用Activity Diagram提炼业务流程
对用例图不熟悉的兄弟请参考: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rational/r-usecase-atm/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团队在白皮书中对Use Case Diagram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描述如下:
2. 在系统的设计和扩展中,能够使跨越各个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交互明显的突出。
3. 用可视化的方式帮助我们定义系统交互逻辑所必要的各个组件。
4. 突出跨越多个子系统的交互。
5. 在业务逻辑层面上总结系统中的交互逻辑
Use Case Diagram使用步骤
2. 新建Project(项目),类型为“Modeling Projects”
3. 在解决方案管理器中右击刚刚新建的Modeling Project,添加新item
4. 选择“Use Case Diagram” 然后OK即可, 文件扩展名为“.ucd”
5. 从左边的工具栏拖放元素到用例图中。
Visual Studio 2010提供的Activity Diagram支持:
在Visual Studio 2010 CTP中,Use Case Diagram元素如下:
1.Actor 活动者
2.Use Case 用例
3.Comment 注释
4.Subsystem 子系统,用来展示系统的一部分
5.Reference 可以让我们添加一个引用到用例图中,比如文档或代码段
6.Association 关联线
7.Dependency 依赖关系
8.Include 包含关系
9.Extend 扩展关系
10.Generalization 泛化关系
11.Comment Link 链接注释标签与相应的元素
12.Reference Link 链接引用标签与相关元素
Activity Diagram绘制步骤:
1. 从工具栏中拖放Subsystem元素到用例图中,并在属性中命名该子系统
2. 从工具栏中拖放若干Actor元素到用例图中(可双击实现),并命名
B. 定义用例
1. 拖放若干Use Case元素到用例图中,并命名
2. 设置用例元素的Subject属性,一般设置为该用例所在的子系统
C. 关联用户和用例
1. 从工具栏中拖放Association线条链接用户Actor和与其直接相关的用例,也可以在Actor元素上右击-->"Add"来添加
D. 用例之间的关联
1. 在用例上右击,使用“依赖”“包含”“扩展”等关系链接相关的用例
E. 注释与引用
1. 若需要添加注释,则拖放注释元素到图中,写好注释后使用Comment Link将注释和与其相关的元素链接起来
2. 若需要添加引用,则拖放引用元素到图中,并在属性中设置好引用的类型、命名、引用文件的路径等,之后使用Reference Link与相关元素链接
使用Use Case Diagram设计系统交互:
在前篇中,我们使用VisualStudio 2010 CTP中的Activity Diagram 提炼了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这是UML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在活动图定义完成后,我们可以据此来设计若干用例图,从而更为明晰的在业务层进行系统细节设计。
关于UML中用例分析的粒度,UML1.1和2.0标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参与过大大小小的项目中,见到的用例设计也是风格迥异,在VSTS 2010的示例项目(Dinner Now)中,Use Case Diagram紧接着Activity Diagram,对活动图中提炼出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子系统划归,并分别进行用例分析。
下文预告:
使用VisualStudio 2010从分析到实施(4)——使用Sequence Diagram设计程序行为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