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二)责任链模式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二)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一、责任链模式的结构

图22-1 责任链模式的结构

责任链模式涉及到的角色如下所示:

  • 抽象处理者(Handler)角色:定义出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如果需要,接口可以定义 出一个方法以设定和返回对下家的引用。这个角色通常由一个Java抽象类或者Java接口实现。上图中Handler类的聚合关系给出了具体子类对下家的引用,抽象方法handleRequest()规范了子类处理请求的操作。

  •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角色:具体处理者接到请求后,可以选择将请求处理掉,或者将请求传给下家。由于具体处理者持有对下家的引用,因此,如果需要,具体处理者可以访问下家。

源代码

(1) 抽象处理者角色(Handler)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 持有后继的责任对象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
     * 示意处理请求的方法,虽然这个示意方法是没有传入参数的
     * 但实际是可以传入参数的,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是否传递参数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

    /** 取值方法 */
    public Handler getSuccessor() {
        return successor;
    }

    /** 赋值方法,设置后继的责任对象 */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

(2) 具体处理者角色(ConcreteHandler)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 处理方法,调用此方法处理请求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 {
        /**
         * 判断是否有后继的责任对象
         * 如果有,就转发请求给后继的责任对象
         * 如果没有,则处理请求
         */
        if(getSuccessor() != null) {
            System.out.println("放过请求");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请求");
        }
    }
}

二、总结

(1) 开发中常见的场景

  1. Java 中,异常机制就是一种责任链模式 try 可以对应多个 catch 当第一个 catch 不匹配类型,则自动跳到第二个 catch
  2. Javascript 语言中,事件的冒泡和捕获机制。Java语言中,事件的处理采用观察者模式
  3. Servlet 开发中,过滤器器的链式处理

每天用心记录一点点。内容也许不重要,但习惯很重要!

posted on 2018-05-09 20:51  binarylei  阅读(2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