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The PH.D. Grind》有感——by Jun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既沉重又很有借鉴。

书中作者并不向一般的读物一样是如何如何介绍其一路的成功的,而是更加真实的还原了其在完成PHD 这一路过程中的种种的艰辛与困难,以及在其中的各种经验。

作者本来是满怀着信心的由MIT进入STANDFORD去完成PHD,由我们这些外人看来,这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学府,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会想到他应该是如何如何的风光,以及他本身是应该如何的能力超群,足以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然而现实却也不是这样。 他跟从了Dawson,从事了 Klee这一项目。最初一年作者 先是花了上千个小时来调试Klee让它能够在Linux对驱动程序检测其bug,然而最后还是一直在干体力活,没有发出一篇文章,对其毕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接着作者又转而去从事HCI方向的研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还算是顺利吧,发了一篇二作的paper,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继续做下去,毕业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无奈之中作者又重新回到了Klee的项目中去,但是经过一番努力,还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接下去的几年之中,作者的科研道路开始顺利了一些,经过多次的presentation和朋友以及结识的教授的帮助,最终从STANDFORD成功毕业,其中的艰辛也是我们很难以想象的。

 

从作者的经历中首先我充分的体会到了PHD毕业的严格的要求:student are expected to publish two to four related papers as the first author and then combine those papers together into  a booklength technical document called a dissertation,由于这些要求,使得追求PHD的过程中压力异常之大,很多人最终也是读了八年甚至十年才最终拿下了PHD的学位。并且最后能留在大学中做faculty的更是少之又少,only about 1 out of every 75 PHD students from a top-tier university has what it takes to become a professor at a school like Standford, or maybe 1 out of every 200 PHD students from a regular university.

另外的感悟就是在做project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如作者所说的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and incentives of one’s potential collaborators before working with them,由于作者先前的advisor Dawson已经是终身教授,并不是太在意在短期几年内项目是否能够很有进展,而作者却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够成功的毕业,虽然Klee这个项目最后取得 了成功,但是其中历经了四个PHD的中途退出,只有最后一位成功了,前面的几位都没有拿到任何的成就来。这也教导着我们在和他人合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不一定有用的还要了解他人的利益所在,充分的权衡其中的关系,作者最后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因为从多方面与他人沟通,及时的掌握了有用的信息,使其能抓住机会。

在整个文章中作者尽可能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其的PHD的生涯进行了还原,让我重新对这其有了认识,他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该也是很典型的,是一般大部分这条路上的人都会遇到的,对其中的经验我觉得也是很宝贵的。

 

posted @ 2012-08-26 17:12  Msra-Ustc-灰太狼  阅读(2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