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 2015522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9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2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9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常见的存储技术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M分两种——静态RAM和动态RAM。静态RAM访问时间短,有持续性,不敏感,但价格高昂,因此静态RAM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动态RAM访问时间长,不持续,很敏感,不过价格较静态RAM便宜,因此动态RAM应用于计算机主存和帧缓冲区。
非易失性存储器(ROM):RAM会在机器的突然断电时失去所有的存储内容,而ROM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存储在ROM当中的程序通常被称为固件,一些系统在固件当中提供了少量基本的输入和输出函数。
磁盘:磁盘是广泛应用的保存大量数据的存储设备,存储数据的数量级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千千兆字节,存储量大幅度高于RAM。但是磁盘的读取速度远远慢于RAM的读取速度。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基于闪存技术,存储量远远大于磁盘,读写速度也远远快于磁盘,是现在很多人选择移动存储介质时的首选。
局部性
一个编写良好的计算机程序常常具有良好的局部性,即程序倾向于引用邻近于其他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的数据项,或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本身。有良好局部性的程序运行起来往往比有较差局部性的程序要快。
局部性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是指被引用过一次的内存位置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再被多次引用。空间局部性是指若一个内存位置被引用过一次,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程序很有可能引用内存附近的位置。
缓存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找。由于缓存的运行速度比内存快得多,故缓存的作用就是帮助硬件更快地运行。
计算机硬件当中充当缓存的多是RAM。内存则是由内存条担任。
局部性原理和缓存思想在存储层次结构中的应用
RAM读取速度最快,但可存储空间是计算机存储设备当中;固态硬盘拥有最大的存储空间,但是其读取数据的速度却是所有存储设备当中最慢的。依据局部性原理和缓存思想,CPU连着的是少量的RAM,然后到内存条,最后才是固态硬盘。
CPU很有可能需要多次读取,所以若想取得最大效率,CPU首先链接的存储设备必须是读取速度极快RAM。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计算机硬件中包含另外一种设备,叫显卡。这类设备负责计算机的数据与图形转换,即将数据转换成图像输出到显示屏上。然而这类设备也有存储空间的提示,那么显卡是属于哪种存储器?
- 问题1解决方案:据我了解,现在的显卡最大存储空间不超过10GB,因此我推测显卡属于介于内存和RAM之间的一类存储器。后来查证,得知显卡也有它专用的RAM,显卡属性显示的存储空间就是指显卡RAM的存储空间。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发生于实验期间。客户端一直使用127.0.0.1+端口号呼叫服务器,但是服务器始终接受不到客户端请求,还是显示正在监听。
- 问题1解决方案:发现是套接字没有重设,所以服务器即使接受到客户端的请求,也不知道回应。
代码托管
本周结对学习情况
- [20155207](http://www.cnblogs.com/lnaswxc/)
- 结对照片
- 结对学习内容
- 实现服务器的wc命令
思考
现在的任意种类的存储设备都朝着“更快读取,更大存储空间”方向发展,那么未来有可能出现同时具备RAM的读取速度和固态硬盘的大存储空间的存储设备吗?感觉这东西有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但是高速读取意味着散热量特别大,而大存储空间又将散热量提升至一个常规计算机难以忍受的水平。这类存储器可能已经应用在超级计算机上,但是应用在家用计算机上则不太可能。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31/31 | 1/1 | 20/20 | |
第三周 | 24/55 | 2/3 | 24/44 | 知道浮点数怎么储存的 |
第四周 | 177/328 | 2/5 | 17/61 | 现在我的C语言程序也会在Linux命令行下使用了:*) |
第五周 | 54/382 | 2/7 | 18/79 | 复习一遍汇编语言 |
第七周 | 2360/2722 | 1/8 | 12/91 | |
第八周 | 624/3344 | 2/10 | 19/110 | 了解多线程和多进程 |
第九周 | 1112/4456 | 3/13 | 15/125 | 学习怎么实现pwd命令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
计划学习时间:16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