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组件化/模块化之路——构建开发架构思路
App 组件化/模块化开发架构思路
随着业务的发展 App 开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对开发者来说 App 代码量也迅速地增长到一个数量级。对于如何架构 App 已经每个开发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好的架构可以提高开发者的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由于业务增长引起项目中代码量激增,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和结构混乱,作为一个有代码洁癖的程序员,很早就开始思考如何组织 App 架构的问题了。目前遇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 代码量激增引起结构混乱
- 各个模块相互引用且耦合度高
- 无法独立开发或者调试组件代码
- 无法应对组件插拔的需求(例如:产品经理今天把这个功能加上,第二天又去掉,第三天又加回来T_T)
App 架构图
在阅读了大量的文档之后,根据实际项目开发遇到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架构。由于水平有限,有不合理的欢迎拍砖
自下而上将 App 分为:
- 内核层
- 业务层
- 应用层
内核层
内核层是包含了为 App 提供公共服务的的一些库。例如:公共资源、网络库、日志工具、数据库、图片加载等核心库。这些是整个 App 基础库。
业务层
我认为这一层是整个 App 架构的关键。因为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这一层会分离出许多独立组件(其实就是对应于 Android Studio 的 Module),但这些组件可以独立运行,相当于一个小应用(组件如何独立运行将在应用层中会详细解析)。并且这些组件不再像传统的方式进行相互引用,而是采用了组件路由进行各个组件的通信。
比如组件 A 中需要跳转到组件 B 中的一个 Activity 页面,传统的做法是在 ModuleAActivity
中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ModuleB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data", data); startActivity(intent);
这样 Module A 与 Module B 耦合度就很强
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
Intent intent = Router.route(context,"BPackageName.ModuleBActivity",data);
startActivity(intent);
当然实现上面的路由原理也有很多方式,例如可以使用 Android 系统的隐式调用实现跳转通信。
在 Manifest 文件中
<activity android:name=".ModuleBActivity"> <intent-filter> <data android:host="moduleb" android:path="/entry" android:scheme="rou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VIEW"/>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BROWSABLE"/> </intent-filter> </activity>
实际调用
String url = "router://moduleb/entr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Uri.parse(url));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PackageManager packageManager = getPackageManager(); List<ResolveInfo> activities = packageManager.queryIntentActivities(intent, 0); if (!activities.isEmpty()) { startActivity(intent); }
Router 层目前有一个比较好的开源框架可以参考,来自 alibaba 的开源项目:ARouter
SDK 编码思维
业务层要实现比较好组件分离,对程序猿现在编码思维要转换一下,要切换到 SDK 思维。
那什么是 SDK 思维呢?
想想项目中引用他人编写的库的接口使用方式,就不难理解了。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思考:如何使用接口才是最方便的?例如公司现有好几个 App 产品,每个 App 都需要使用同样的授权登录。那么这个授权登录模块就可以独立成一个组件。
假设将授权登录组件命名为auth。那么其它组件在使用的时候可能类似以下代码片段
AuthApi.authorize(context,userId,password).onAuthorizeFinished( authInfo->doAuthorizeWorks(authInfo)//处理登录后的逻辑,把授权码保存用于请求其他业务接口,例如请求用户信息等 );
所以,作者觉得接口设计或者提供应该是利他主义的。当然这纯粹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欢迎继续拍砖。
应用层
顾名思义,这一层是对整个 App 的整合,也是 App 的入口。这里有 Main 和 Dev。其中 Main 是对各个业务组件的整合,是最终打包的产品的上层应用。而组件入口是独立运行和调试各个组件的子应用。
Dev 在 Android Studio 中是对应一个 Application 。在 gradle 中配置为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它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子工程,要调试 Module A 那么在 Dev 中将引用该组件
dependencies {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compile project(':moduleA') ... }
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思路,可以看出这个框架关键的部分是在于业务层的分离。需要把原来项目中的基础模块抽取出来,放在内核层中。那么下一步就开始构建我们的内核层组件。可持续关注 wecodexyz/Componentization 项目的更新。
微信关注我们,可以获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