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缓存机制:畅销货,就多囤一点呗
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实现了客户端向NodeJS服务器发出请求时,服务器从磁盘读取文件内容后,向客户端返回文件的数据。而对于爱莲(iLinkIT)的1对n的场景,即将文件共享出来之后,让多个用户同时下载,如果每个用户发起请求,我们都重新去磁盘读一下文件,那样岂不是效率低下?本文将重点改进一下效率和体验的问题。
老规矩,先上一个图:
因为对于一个具体的共享任务,文件是同一个的,我们可以只做一次读取文件的操作,把读取进来的文件数据先保存到缓冲区。当有客户端发送请求时,就从缓冲区读取数据响应对应的客户端。
代码如下:
1 var http = require( 'http' ); 2 var fs = require('fs'); 3 4 var file_path = "D:\\ilinkit_logo.png" ; 5 var file_stream ; 6 var buffer_box = [] ; 7 var file_length = 0 ; 8 9 fs.stat( file_path , function ( err , stat ){ 10 if (err) { 11 if ('ENOENT' == err.code) { 12 console.log( 'File does not exist...' ); 13 } else { 14 console.log( 'Read file exception...' ); 15 } 16 } else { 17 file_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 file_path ); 18 file_stream.on( 'data' , function( chunk ){ 19 buffer_box.push( chunk ) ; 20 file_length += chunk.length ; 21 } ); 22 file_stream.on( 'end' , function( ){ 23 console.log( "文件读取完毕" ); 24 } ); 25 file_stream.on('error', function(err){ 26 console.log( "文件读取失败!" ); 27 }); 28 29 var server =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 ( request ,response ){ 30 for( var buffer_index = 0 ; buffer_index<buffer_box.length ; buffer_index++ ) 31 { 32 response.write( buffer_box[buffer_index] ); 33 } 34 response.end(); 35 } ); 36 server.listen( 8000 ); 37 console.log( 'HTTP服务器启动中,端口:8000.....' ); 38 39 }//end else,读取文件没有发生错误 40 });
先解释一下整体的框架调整。从第9行~第40行,都是用fs.stat检查文件的相关信息,如果文件存在不存在,或者其他异常(例如:当前用户无权限读取该文件等。),就什么也不做,退出程序。如果读取文件正确,则创建一个HTTP服务器(第29行~第36行)。
关键代码解析如下:
第6行和第7行,声明保存文件数据的缓冲区的相关变量。
第19行和第20行,将文件的数据保存到缓冲区中。
第30行~第34行,当有客户端有发送请求时,从缓冲区读取数据,通过response对象向客户端传送数据。
验证方式如下:
1. 启动服务器:打开命令行,进入js脚本所在的位置,执行:node f_ilinkit_1.js。
2. 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00,显示如下:
改进1:
建立了缓冲区,客户端提交请求之后,直接从缓冲区返回数据,貌似整个过程已经很完美了,但是,其实,咱们的程序还存在致命的问题。我们在向客户端响应数据的时候,是非常简单地调用 response.write( buffer_box[buffer_index] ); 来响应,但是,知道HTTP协议的同学都知道,如果用Web服务器的标准来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响应,是还需要进行“响应头”的设置的,这样,客户端才知道接收到的数据是什么类型?应该如何处理?
因为我们之前用来测试的文件是D:\ilinkit_logo.png,客户端(浏览器)接收到一个图片的文件之后,就把它显示在浏览器中了,如果我们共享的文件是zip文件,是rar文件,会发生什么呢?所以,服务器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时,应该设置“响应头”的内容,让客户端把当前的数据当作一个附件来处理,这也符合我们爱莲(iLinkIT)的业务场景。改进后的代码如下:
1 var http = require( 'http' ); 2 var fs = require('fs'); 3 4 var file_path = "D:\\ilinkit_logo.rar" ; 5 var file_stream ; 6 var buffer_box = [] ; 7 var file_length = 0 ; 8 9 var file_name = file_path.substr( file_path.lastIndexOf('\\')+1 ); 10 11 fs.stat( file_path , function ( err , stat ){ 12 if (err) { 13 if ('ENOENT' == err.code) { 14 console.log( 'File does not exist...' ); 15 } else { 16 console.log( 'Read file exception...' ); 17 } 18 } else { 19 file_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 file_path ); 20 file_stream.on( 'data' , function( chunk ){ 21 buffer_box.push( chunk ) ; 22 file_length += chunk.length ; 23 } ); 24 file_stream.on( 'end' , function( ){ 25 console.log( "文件读取完毕" ); 26 } ); 27 file_stream.on('error', function(err){ 28 console.log( "文件读取失败!" ); 29 }); 30 31 var server =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 ( request ,response ){ 32 response.setHeader( 'Content-Type' , 'application/octet-stream' ); 33 response.setHeader( 'Content-Disposition' , 'attachment; filename=' + encodeURIComponent(file_name) ); 34 35 for( var buffer_index = 0 ; buffer_index<buffer_box.length ; buffer_index++ ) 36 { 37 response.write( buffer_box[buffer_index] ); 38 } 39 response.end(); 40 } ); 41 server.listen( 8000 ); 42 console.log( 'HTTP服务器启动中,端口:8000.....' ); 43 44 }//end else,读取文件没有发生错误 45 });
关键的改进点说明如下:
第4行,共享的文件,我们把ilinkit_logo.png修改为ilinkit_logo.rar。当然,在D:下应该放一个ilinkit_logo.rar的文件。
第9行,我们从共享的文件路径中,解析出文件名(例子中就是:ilinkit_logo.rar),用于向客户端响应时,告知当前附件的文件名。
第32行和第33行,在向客户端提供文件数据之前,先设置响应的内容的类型(Content-Type)和内容特点(Content-Disposition),告诉客户端,要将接收到数据当附件处理,文件名为ilinkit_logo.rar。
验证方式如下:
1. 先将ilinkit_logo.png压缩成ilinkit_logo.rar,压缩后的文件依然放到D:下面。
2. 启动服务器:打开命令行,进入js脚本所在的位置,执行:node f_ilinkit_2.js。
3. 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00,显示如下:
我们服务器里提供的共享文件是ilinkit_logo.rar,所以,用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就向客户端响应一个附件文件,其实,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如果把ilinkit_logo.rar修改为ilinkit_logo.png,浏览器收到文件数据之后,仍然会把它当“附件”处理,而不会显示在浏览器中,因为我们设置了响应头的内容。
共享文件修改为ilinkit_logo.png的时候,浏览器下载效果如下:
【要点回顾】
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要点:
1. 改进了响应数据的方式,将要共享的文件先读取到缓冲区,提高响应效率。
2. 通过设置“响应头”,告知客户端要将接收到的数据,当“附件”处理。
感谢诸位捧场,欢迎多提宝贵建议,谢谢^_^~~
-----------------------爱莲(iLinkIT)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