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第一章:
- 理性决策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等价问题回答一致。例如这样两个问题,本质一样但是多数正常人给出的结果却不一样。
a.一个人得了一种疾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立即死亡,但是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此病,若此人是你,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此药?
b.药物公司研发出一种新药,需要花钱找人做人体试验,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服用此药后有万分之一的可能立即死亡,当药物公司开价达到多少你才愿意参与这个试验(当小白鼠...)?
你的两个答案是不是不一样,而且第二种情况开出的价格要高。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你的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值多少钱。只不过一个是买进一个是卖出而已。(呵呵,其实健康是无价的!) - 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例如以下两个情景:
a.你要去看一场演唱会,花400元买了一张门票,但是到演唱会门口时发现门票丢了,你愿意再花400元再买一张门票吗?
b.假如还是去看演唱会,这次你没有提前购买门票,而是到会场门口当场买票,当然票价仍然是400元,但你发现先前买的400元话费充值卡丢了,你还愿意再花钱买门票去听演唱会吗?
对于这两种情景,相当一部分正常人做出决定可能是不一样的,或者就算决定一样,但是总觉得自己在第一种情况下亏得更多。心理账户究竟是怎么影响到你的呢?假如,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娱乐账户和一个通信账户。花400元购买演唱会门票,你的娱乐账户会花掉400元;而你买400元的电话卡,是从你的通信账户中减去400,二者并不相关。当你丢了一张400元的电话卡,是你通信账户的损失,和娱乐账户并无关系,你仅需要权衡花400元参加一次演唱会是否值得。但是当你丢了那张400元的门票,则是你的娱乐账户上的损失,若此时再花400元购买一张门票,你就会认为是要花两个400元(800)去买一张400元的门票,觉得非常划不来于是放弃了演唱会。
●一个理性的人应该让钱在不同的账户之间流动。 - 收入来源的不同导致了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大不相同。几个现象:
- 赌场盈利效应:人们对待赌博赢来的钱和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倾向、风险偏好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外快得来的钱往往敢于冒险,消费时也大手大脚;对于工作赚来的钱往往患得患失,不舍得花。
- 正常人通常把赢来的钱消费掉,而把赚来的钱存起来。
- 正常人通常在拿了一大笔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钱;而是在有一笔较小的收入的时候反而容易把这笔钱花光。所以孝敬老人时每次给的钱少点,多给几次,不然一次给太多老人会直接存起来,反而违背了你的初衷。
- 给自己的忠告:钱是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辛辛苦苦挣来钱和彩票中奖如果数值相同就没有差别,大钱和小钱也应该一视同仁。
第二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