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的优化

冒泡排序跟选择排序是八大排序里最简单的两个,有时候简单意味着高效,但这种想法在这两种排序上行不通,恰恰这两种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2)级别的,相对于快排的平均时间复杂度O(nlog2n)来说,确实慢了不少。因此,在还不会使用别的排序方法之前,我们可以先对这两种排序方法进行优化,尽量减少运行时间。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有两种比较好的优化方法:

1.在二级循环外进行优化:

这种方法即在两个for循环之间加入一个标志变量flag,先贴代码:(这是升序排序)

 1 void BubbleSort_Optimization_1(int arr[],int size) {
 2     for (int i = 0;i < size-1;i++) {
 3         int flag = 1;
 4         for (int j = 0;j < size - 1 - i;j++) {
 5             int temp;
 6             if (arr[j] > arr[j + 1]) {
 7                 temp = arr[j + 1];
 8                 arr[j + 1] = arr[j];
 9                 arr[j] = temp;
10                 flag = 0;
11             }
12         }
13         if (flag)
14             break;
15     }
16     return;
17 }

代码第三行处定义了一个标志变量flag,赋初值为1,进入二级循环,只要在二级循环里不会进入if()语句,那么flag的值就会为1,如果执行完二级循环后flag的值仍为1就意味着整个数列从下标0开始到size-1-i为止都是有序的,那么接下来的外层循环就没必要再进行了,直接结束排序过程。

2.第二种优化即是对内层循环进行的优化:

 1 void BubbleSort_Optimization_2(int arr[], int size) {
 2     int k = size - 1;
 3     int temp_k;                        //temp_k用来暂时存k应赋予的值
 4     for (int i = 0;i < size;i++) {
 5         int flag = 1;
 6         for (int j = 0;j < k;j++) {    //这里的循环的上界设置为k
 7             int temp;
 8             if (arr[j] > arr[j + 1]) { 
 9                 temp = arr[j + 1];
10                 arr[j + 1] = arr[j];
11                 arr[j] = temp;
12                 temp_k = j;     //这里将最后一次交换值时的下标j记录下来,等待赋予k
13                 flag = 0;
14             }
15         }
16         k = temp_k;
17         if (flag)                       //这里依旧是只要数列后边有序就结束排序
18             break;
19     }
20     return;
21 }

其实上面的代码时两种优化的结合体,第二种优化的关键点在内层循环的上界设置为k,而k的值来自最后一次交换变量所对应的下标j,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把排序的范围缩小,减少时间。

二、选择排序的优化

本博文只列出一种选择排序的优化方法:

一般的选择排序每遍历一次数组,只找出最大或最小的那个值,那如果我们在一次遍历之后就把最大和最小值都找出来呢,时间在理论上会比原来少花一半左右。具体代码如下:

 1 void SelectionSort_Optimization(int arr[], int size) {
 2     int left=0, right=size-1;      //left跟right用于循环上下界的左右逼近
 3     
 4     while(left<right){
 5         int temp;
 6         int max=right, min=left;
 7         for (int i = left;i <= right;i++) {
 8             if (arr[i] > arr[max]) {
 9                 max = i;
10             }
11             if (arr[i] < arr[min]) {
12                 min = i;
13             }
14         }
15 
16         temp = arr[max];          //
17         arr[max] = arr[right];    //  这块代码将遍历后的最大值交换到右边
18         arr[right] = temp;        //
19 
20         if (min == right) {       //  这段代码存在的意义在于可能存在min==right
21             min = max;            //  的情况,在上面的arr[right]与arr[max]的
22         }                         //  值交换后,arr[left]就应该与arr[max]交换
23 
24         temp = arr[min];          //
25         arr[min] = arr[left];     //  交换最小值到左边
26         arr[left] = temp;         //
27 
28         left++;
29         right--;
30     }
31     return;
32 }

上面的优化相比于原来的选择排序来说在实现上复杂了一点,但在效率上却好了不少。

 

本文并非原创,只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主要参考来自以下两篇博文:

http://blog.csdn.net/yanxiaolx/article/details/51622286

http://blog.csdn.net/qq_26768741/article/details/53313093

 

posted @ 2017-09-19 17:26  SyuOrion  阅读(150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