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3.0的思维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没有唤醒而已,像孔明、孙子等人具有高度的联想力和创造力,通常都会有活跃的知识3.0的假设/否证思维。只是孔明、孙子等人并没有以明显的文字表达出来。导致后人常常用知识1.0的思维去理解他们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知识3.0思维来诠释,更容易从其文章里学到许多隐藏于幕后的珍贵知识。

  例如,孙子兵法: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我的阐述如下:

  • 可胜:取胜也(战而胜也)。

  • 不可胜:不实战(证)而取胜也。亦即,不做<战而胜>也

  • 先为不可胜:先力求不出兵实战(证)而取勝。

  • 以待敌之可胜:寻觅否证(削弱敌方士气)让敌方知难而退,因而取胜(不需实战)。

  • 不可胜在己:不出兵实战(证)来取胜,决定在我方。

  • 可胜在敌:取胜是因敌方知难而退。

  • 能为不可胜:能够达到不实战(证)而取胜。

  • 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不能让敌方有自信可从实战(证)来取胜。

  • 胜可知,而不可为:胜负不必实战(证),即可(从否证)而知晓。

  •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不实战(证)也,防守。实战,进攻。

  •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防守,隐藏弱点,让敌方不足以有把握实战(证)也。进攻,扩大声势,让敌方知道我必得胜(而敌自败)。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防守时,深藏弱点。进攻时,虚张声势。敌方不敢攻而不败,不战而屈人之兵,完勝也。

  •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实战而胜,非上上之策也。

  •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敌方不敢從实战而取勝,而不错失让敌自败也。

  •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者在于,否证敌方,让敌自败,才实战取胜。败者,出兵实战,才寻找机会胜出。

 

  我的见解是:东西方想的并没有不同,但东方知识层的表达不足,让后代读者的解读人人不同。例如千年来,兵家们对<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一直争论不休。基于知识3.0,就清晣可见: <防守,隐藏弱点,让敌方不足以有把握实战()也。进攻,扩大声势,让敌方知道我必得胜(而敌自败)在知识1.0时代,孙子无法用当代的文字表达其知识3.0的思路。快3千年了,今天的许多人们的知识3.0思维和表达本能还没被唤醒。还是基于知识1.0去解读孙子的知识3.0思维和当年知识1.0的表达。我认为孙子的本意(知识3.0)是:<防守,隐藏弱点,让敌方不足以有把握实战(证)也。进攻,扩大声势,让敌方知道我必得胜(而敌投降)。> 当年他在知识层只表达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取胜是目的,实战是手段,不实战也是手段。同理:证实是目的,实证是手段,否证也是手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