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一、前言:从知识3.0设计出简单
人们渴望拥有简单,以便提升自己处理和掌控复杂的能力。人们从复杂到简单的主要途径有二: 1) 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2) 从想象中设计出来。从复杂设计出简单的途径也很多。最常见的是,人们想象现实或未来复杂事物表象下的元素,设计简单结构,然后组<合>出复杂外貌。就如同被称为“软件程序设计之母”的洛夫莱斯夫人(Augusta Ada Lovelace),她在1842年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什么?这是一种组合的能力,它可以采用新颖的、独特的、无限的、不断变化的方式将事物、事件、思想和概念组合起来…它可以洞察我们周围看不见的世界,那是科学世界。”想象&联想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唤醒它即可了。人人都有很丰的联想力,只是没有把内心渴望的简单与所面对的复杂联结起来,透两者的张力,激发出联想力就可以了。
简单结构意味着,自其元素不多(最好不超过4个),而且元素之间具有明确关系。例如,政府组织,三权分立,只有3个元素:立法、司法、行政。再如,原子(Atom),只有3个元素: 质子、中子、电子。基于简单的结构,人们就能创造出许多方法(how-to)来操作它,并藉之驾驭未来的复杂多变。
二、范例:知识3.0的简单结构
知识3.0思维不依赖轻验与归纳、不必丰富阅历。反而更适合于教育、传承给年轻人。例如,张荣发也是在20多岁就开始发挥其潜能,掌握简单、驾驭复杂。总之,知识3.0可以让年轻人迅速拥有自创的简单和how-to,并藉之驾驭复杂。而不是年轻学习别人的简单,年老时才一以贯之,才得到自己的简单!所以在知识3.0里,20多岁就能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
例如,我也从知识3.0的复杂中设计出简单结构,就如同道尔顿的原子(atom),我的简单含有4个元素: 问题(problem)、愿景(vision)、假设(Hypothesis)和事实(reality)。想象、联想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限年纪限制,随时都可以唤醒它。
三、范例:基于简单找出许多<how-to>
这个<how-to>是一个弹性(敏捷)的迭代过程,从问题感受出发,并观想愿景;接着在愿景的指引下,大胆地做出假设,在假设性问题架构的引导下,对现实和需求限制进行有效的分析,深度探索问题。然后,再度检验愿景和假设,持续对愿景和假设进行去芜存菁,逐步找出从现实通往愿景的路径。最后,设计出此路径相关的细节方案。
杰出的创新和设计人员大多数擅长于溯因(Abductive)逻辑推理。溯因推理是由观察现象(结果)到原因的猜测推导过程。运用这种方法对可能原因而作出假定或假设(Hypothesis)。这种推理受到逻辑规则制约的程度较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一种颇具创造性的推理方法。溯因推理的作用是提出假设。这种推理是从某特定的令人惊讶的事实出发,推导出其解释或原因的假设。这种假设必须经过演绎的推导和归纳的检验来证实或证伪(又称否证)。
溯因推理的优点,就是提出一个解释性假设的创造性行为。其中的假设,通常无法直接加以验证;如果用实验或调查加以证实,也只是得知该假设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或然率)。如果被证伪(否证),则假设就完全被推翻了。因此,设计师最擅用溯因推理的“假定-否证”行为来删除许多设计选项。这是一个循环迭代,不断优化的敏捷(agile)过程(how-to)。此过程包含4项要素:问题、愿景、假设和事实。
大约在100年前,胡适曾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基于溯因推理的创新思维过程:
这是以假设为中心的创新思考逻辑。基于这4个基本要素,定义出这些要素之间的8个主要关系:
此逻辑产出创新设计和方案。以4个要素,8项关系,表达出创新设计思维的过程(how-to):
在上图的思维过程中,可产生很有创意的设计方案,也就能用来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实际走在<从简单到复杂之>路(how-to)上,需要有现实资源来支撑的,因此这how-to是会不断修正的。在知识2.0或3.0 思维下,<how-to>是来自内心的简单与期望的复杂,并受现实资源的消长而随机应变;也就是,其对眼前现实而应变。而非来自眼前现实的不变,等到未来才对其(将来)现实而应变。
~ end ~
演讲:创新思维框架(2016 Tid大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相关文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