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城的产生是由一直开采石油队伍的进驻而开始的。作为长期的生产项目,需要工作人员的常驻,会慢慢的开始筹建生活设施。可以想象最早的开采队伍所面临的艰苦,不过是荒原,帐篷以及队友而已。拓荒者永远是最苦的,随着石油的开采,时间的推进,以石油为核心的石油城诞生了。同时也诞生了石油城的第二代。第二代们享受着前辈们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且因为是一座新城,地方环境更加的纯净,纠葛少,遗留问题少,大家更多的是看到未来,希望。当时伴随着成长,精神上的继承也淡化了。石二代未必愿意跟随父辈们继续走这条路,而且他们生活的地方更多的感情是留恋而不是寄托。新城有着新城的新与没,却也有着天生的缺陷,留下的理由。一个地方的文化或者说精神符号并不明显。在满足了物质的条件下,精神的追索应该怎样获得。前辈们的付出带来了物质,而物质背后的精神建设又该由谁来承担。建国易,守业难。如果石油采光,那里会不会撂下一座养老城?

水电站的建设也和石油城类同,不过不同的是石油城是持续产出,而水电“城”则是以电站的建设结束为结束。虽说有个10几年的建设时间,也会伴随着下一代记忆,但是更多的情况不是完整的记忆,因为他们会迁移到下一个水电站项目上,只是留下来曾经呆过的印记而已。比如为了保证职工自己的就学会有水电学校,水电医院之类。服务水电员工的时间只是部分的,更多的时间则是留下来为当地百姓造福。

还有个就是电站城。和石油城相近。也是持续产出,持续建设,到目前可能会有第三代的诞生。有着齐全的基础建设,较高的福利,良好的物质条件,独特的生长环境。但是除非是就业问题太严重,自己的打拼不足,一般都不会选择走父辈们的老路。我们这一代很大的特点就是有着走新路的爱好,守业啊子承父业啊什么的貌似没什么概念。

他们都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圈,因为一个项目的建设而聚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并长期居住。前辈们的付出让后代享受到了很高的物质财富,大多数的后代们却选择了远走,似乎没有留下的理由。“根”性的淡薄让他们更容易去适应新的环境,更爱去打拼,同时也让他们更加迷茫不知自己“家”在何方,总是四处寻觅。乡情需要培养,伴随着成长,增长着认识才会让他更加浓香,更值得回味。

草书乱语言不及题,得空整理修剪再成文,暂留页以记之。

 posted on 2011-03-23 13:14  MEaloser  阅读(1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