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个人总结(2008)

一些个人总结(2008)

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多大的事情

前几天上网易看新闻,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美国总统布什在记者会上遭伊拉克记者扔鞋”,看到这则新闻我吓了一跳,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遇到这样尴尬的事情,会不会当即愤然离去呢?实际的情况是,布什闪身躲过,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后来记者采访他时,他还幽默的说了一句“我看到扔过来的是一双十号鞋”。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必须谨言慎行,因为他的形象代表了国家的形象。而我们作为一个个人,我们的言行则反映着我们自身的素养,因此,不论我们遭到怎样的诽谤、非议、污蔑,我们心里可以充满厌恶,但是在对方面前,我们仍然要客气的冲他笑一笑,这不仅反映了你的气度,更反映了极高的道德素养和宽广的胸怀,你回给对方的一个微笑,有时候可能会比你当即破口大骂更让对方觉得难堪,因为你等于是在告诉他,你和我不在一个层次上,我不屑与你争辩。


生活中的二八法则

什么是二八法则呢?它的意思就是:投入20%的努力,就可以收获80%的收益;而想要获得余下的20%,则需要再付出80%的努力。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参加考试,只需要付出不多的努力就可以考到80分,但是想要考到100分,却要付出无比艰苦的努力。出于这样一个原因,我觉得对于一些技术,有一些可能我们永远也用不到的高级特性或者功能,我们没有必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研究它(这就好像孔乙己讨论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稍作了解,知道它能做什么就可以了,等到真正需要应用它的时候再学也不迟。二八法则在工作中的原理就是:80%的工作都可以用那20%的最常用技术去完成。而二八法则对新技术来说则是:我们80%的时间都在使用它20%最常用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对现今层出不穷的微软新技术的一个正确态度:对于一个新技术我们要不要去学习它?要!但是要怎么学习它?花费少量精力学习它最实用且最常用的功能。


学习的方法

比如说有三个技术,A、B、C,你想要对它们进行学习。而每项技术,按照由浅到深,又分为三个层次:(A1,A2,A3)、(B1,B2,B3)、(C1,C2,C3),其中A1为初级、A2为中级、A3为高级,其余类推。此时就会有两种学习方式:第一种是将A完全吃透,也就是按A1->A2->A3的顺序去学习,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学习B和C;另一种是渐进迭代的方式,先学初级:A1->B1->C1,再学中级A2->B2->C2,最后是高级。

那么那种方式更好呢?我觉得是第二种,因为第一种有一个缺点:你可能一开始并不具备学习中级或者高级的能力,比如说,你没有足够的开发经验或者项目经验,就想要吃透项目管理或者模式架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对于一些新技术或者是模式架构,在开始时并不要求一下就能有多么深的造诣,而只求掌握基本技巧,随着日后应用的增多再逐渐深入理解。

写博客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模式或者架构,可能我一时没有办法给出够多够好的范例,而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入门,但是随着理解的深入,我会对这些文章进行就地更新。


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平台

和很多人一样,在不久之前,看了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奋斗》,电视剧拍得挺有意思。但是打情骂俏、耍嘴皮子这些看着笑一笑很快就忘记了,我唯独记住了一句话。是徐志森对一位不满陆涛担任项目经理,想要愤然离去的公司干部说的,他说:“有的人从早干到晚,辛不辛苦?但是为什么没有任何成就,因为他就只有那一亩三分田!”

在看百家讲坛中,《王立群说史记之秦始皇》,有一集讲到李斯,李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有什么样的一个平台。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他便毅然离开了他所在的楚国的一个郡府,转而投向强秦,因为那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些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当我们觉得当前所处的平台已经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以后,那么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相识谋求更好的平台。


英语对于技术人员

我觉得如果你大学毕业了英语还没有过关,那么就已经晚了别人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说,当你的英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接近中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豁然开朗。有数不尽的优秀资料可以供你参阅,首先,MSDN、Asp.Net的英文资料是中文的数倍之多;其次,使用英文的Google搜索引擎,搜索英文关键字,你几乎不会看到百度像那样,前几页基本为同一篇文章转载的情况,因为国外很注重“版权”,技术站点、博客的文章很少有转载的情况,而且国外人对于技术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往往分析得很透彻;第三,新技术第一手资料基本上都是英文,等你看到中文版的时候国外可能已经出来一两年了;最后,你将有大批的免费书供阅读,甚至不需要再花钱去买书。


数学对于技术人员

我觉得数学学得好的人,一定具备这样两个品质: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而这两方面对于技术人员同样重要,就当是练练脑子,在大学时代都应该学习好数学。另外,当你在学习计算机程序的时候,一旦深入一些,就会用到数学知识。大家应该记得计算机起初发明是用来做什么的:科学计算。尽管大学期间我的六级考了82分,可是高等数学确是挂过一次,重修一学期才勉强过关,如今工作之后才感觉到时间的宝贵,实在是是后悔不已。


“没有时间”永远都是借口

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有时候问到他们,有没有做他们不久前说过要去做的事情,很多次都会听到他们回答“这两天太忙了,没有时间”。我将“没有时间”这四个字视为借口,当我们为自己订立一个任务或者目标时,一定是衡量过自己能够完成,不然订立它有什么意义?而在完成它的期间,就不应该出现“没有时间”的情况。当然,生活总是会有意外情况,汽车晚点、临时有约,等等等等,但是,时间是有弹性的,你可以挤出来,当你因为某个意外将本来计划使用的时间占用了,那么可以牺牲掉一部分休息时间来弥补过来,总之,不能用“太忙了,没有时间”来把自己敷衍过去。


专注和执着

我看过不少电影,但只有一部我看过三遍,片名叫《阿甘正传》。这部片子很多时候给人们的是一种很搞笑的感觉,但却忽视了它带给人们的启示。阿甘,本是一个被认为弱智儿童的人,但是在他走过的半生当中,几乎干得每件事情都成功了。为什么呢?便是因为执着。实际上,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并不见得就要有多么聪明过人的头脑,很多人做事情失败,我觉得便是缺乏坚持和执着,总是在困难的时候放弃了,或者是虎头蛇尾,做事之初信誓旦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落个不了了之。当你决定做一件事,尤其是一些重大的事情,那么就一心一意去做下去,决定之前可以充分思考反复思量,决定了以后就不要再徘徊和顾虑。就像你现在作为一名开发者,我觉得就不用再考虑搞投资、炒股票、买基金、跑销售是不是更好,不要用这种事情去分心,只要努力去成为一个优秀的开发者、设计师、架构师、项目经理或者技术总监就很好了。而如果你一心想搞投资、炒股票,那么就专心学习一下经济学原理,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难免顾此失彼,如果想样样兼顾,结果反而会成为一个什么都不精通的平庸之人。

posted @ 2008-09-07 17:47  Jimmy Zhang  阅读(8236)  评论(4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