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 学习总结

学SQL已经几年了,平时的工作,一般都可以应付。
真正对SQL发生质的理解的阶段,还是做报表的那份工作。经常需要用SQL去取数据,
分析数据,分组数据,按部门,按组别,按员工统计数据,有时候SQL里不好做,还要到界面上再去组合DataTable,DataRow,
最终把数据呈现出来。
今天有空写个总结,关于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的。没有去网上拷贝,一边对照SQL帮助文档,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
一边看例子,一边学习,这样印象深刻。
先说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_all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GO

执行存储过程

EXECUTE/EXEC au_info_all
 
经常的需求是,要带参数,比如分页存储过程,需要把当前页码传进去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
   @lastname varchar(40), 
   @firstname varchar(20)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WHERE  au_fname = @firstname
      AND au_lname = @lastname
GO
执行 EXECUTE au_info 'Dull', 'Ann'
 
存储过程也可以像C++中的方法一样,有默认值,如果不给它的参数传值,它就使用默认值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2
   @lastname varchar(30) = 'D%',
   @firstname varchar(18) = '%'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WHERE au_fname LIKE @firstname
   AND au_lname LIKE @lastname
GO
可以这样调用,使用默认的参数
EXECUTE au_info2  
也可以这样,传入参数
EXECUTE au_info2 'Hunter', 'Sheryl'
也可以只传入一个参数,其余的参数用默认值,如果不指出参数名,则要按照顺序从左边开始。
EXECUTE au_info2 'Wh%' 或EXECUTE au_info2 @firstname = 'A%'
 
我第一次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存储过程的参数的作用,举例说明
在存储过程中,默认的参数类型是输入,如果要表示参数是输出,需要用OUTPUT关键字指出。
比如,用存储过程验证用户登陆,传出输出参数(也可以用存储过程的返回值),表示是否允许登陆
CREATE PROCEDURE titles_sum 
@TITLE varchar(40) = '%', 
@SUM money OUTPUT
AS
SELECT 'Title Name' =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title LIKE @TITLE 
SELECT @SUM = SUM(price)
FROM titles
WHERE title LIKE @TITLE
 
如何调试存储过程

1.打开Query Analyzer(查询分析器)

2.打开PUBS数据库->展开Stored Procedures(存储过程)->在存储过程上点右键->选择DEBUG.输入参数就可以调试了.按F11 下一步. 

理解这些内容,应该可以应对一般的编程任务。在网上找了个小工具,可以直接操作存储过程
clip_image002
 
还有代码生成器,直接支持批量生成存储过程
clip_image004
当然,都是简单的存储过程,不包含业务逻辑的,只是数据库的增删改。如果要包含业务逻辑和关系,还得手工写。
 
触发器
从开始学触发器,就被很多专家建议,触发器影响性能,少用或不用,所以至今还不会用这个东东。
昨天突然联想到,这个东东可以用做数据库备份。
在一个采购业务系统中,老板经常会拒绝采购一些物料,大多的数的物料会被批准采购。如果每次老板拒绝采购申请,
用触发器记住主键,存到另一个表中一。如果有一天不小心数据被破坏了(我指的破坏是指误操作,把批准和拒绝都弄混淆了。
我发现有开发人员直接用SQL 查询分析器连到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直接执行脚本。我有个习惯,把经常用到的查询记在一个文件中,
他就直接打开我写的那个查询文件,有时候一不小心,执行了一大段脚本,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如下图,把每笔老板拒绝的物料采购都记在日志中,批准的不记入。批准的远远大于拒绝的,如果有一天数据被破坏了,
我可以根据这个表,轻松的恢复哪些数据是被老板拒绝的。
clip_image006
SQL Server 2000版本支持DML的触发器,在SQL Server 2005上还支持DDL的触发器
这个例子是从《SQL Server 2005开发者指南》中找到的,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很多遍。
clip_image008
 
这个东东有什么作用呢?
连表都删除了,还记日志有什么作用。
我接触到一个软件开发平台,用户可以定义SQL Server的表,然后用窗体设计器拖拉几下,把数据表的字段绑定到界面控件中,
有时候用户发现表设计的不合理,会频繁的删除数据表,在运行界面时,自然会引发异常。 在窗体运行时的基础框架中,把用户删除的表,记到一个日志表中,在窗体运行之前,
检测当前运行的窗体对应的表是否在日志表中有,如果有,表示这个表已经被用户删除过,要用断言中止程序,
如果没有,校验通过(当然还有更多的校验)。
 
函数
有时候为了减少左右连接的SQL语句,用函数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一般很少去写通用性功能的函数,SQL表身的已经够用,比如字符串查找。常常是定义业务型的函数,
比如查找当前采购业务的采购申请人。
只返回一个值的函数(SQL的叫法是标量函数)
CREATE FUNCTION ISOweek  (@DATE datetime)
RETURNS int
AS
BEGIN
   DECLARE @ISOweek int
   SET @ISOweek= DATEPART(wk,@DATE)+1
      -DATEPART(wk,CAST(DATEPART(yy,@DATE) as CHAR(4))+'0104')
   IF (@ISOweek=0) 
      SET @ISOweek=dbo.ISOweek(CAST(DATEPART(yy,@DATE)-1 
         AS CHAR(4))+'12'+ CAST(24+DATEPART(DAY,@DATE) AS CHAR(2)))+1
   IF ((DATEPART(mm,@DATE)=12) AND 
      ((DATEPART(dd,@DATE)-DATEPART(dw,@DATE))>= 28))
      SET @ISOweek=1
   RETURN(@ISOweek)
END
调用方法
SET DATEFIRST 1
SELECT dbo.ISOweek('12/26/1999') AS 'ISO Week'
 
返回一个查询表的函数(SQL的叫法是内嵌表值函数)
CREATE FUNCTION SalesByStore (@storeid varchar(30))
RETURNS TABLE
AS
RETURN (SELECT title, qty
      FROM sales s, titles t
      WHERE s.stor_id = @storeid and
      t.title_id = s.title_id)
调用
SELECT dbo.SalesByStore ('Warehouse011') 
 
如果是SQL Server 2005,可以用任何.NET语言(C#,VB)写这些东东,直接以程序集的程序部署到SQL Server服务器中

T-SQL善于集合运算,C#长于字符串和数学运算。 如果是与金融相关的软件,需要大量计算,
把代码从T-SQL转为C#,代码可读性会大大增强,性能方面也不差。
《SQL Server 2005 开发者指南》如是说,我没有做过金融软件,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
 
 
 
posted @ 2010-02-01 10:51  信息化建设  阅读(50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