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BUAA软工助教]第0次个人作业

[2019BUAA软工助教]第0次个人作业

一、前言

我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次地从《存在》《光明》

二、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1. 博客索引

    同学们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基本都是大三,觉得在大学里,到教室来听课有意思么?请看: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你在学校里的困难和迷茫,别人一定有过。请看看别人怎么学习的,有些是科班,有些是野路子,有些成功,有些失败。

    请阅读完“二、2”中的题目有选择地阅读下方的博客或者整个读完 (读这些博客你不吃亏,你也不上当!)

    主题索引号阅读前提问链接
    科班出身 A 把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分成ABCD四类:A-紧迫且重要;B-重要不紧迫;C-紧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紧迫。你如何保证你的效率? 辜新星:时刻调整方向 找到人生的蓝海
      B 你是否也觉得自己是科班,但没学懂计算机? 刘帅:在失望中寻找希望
      C 把每天胡思乱想的东西记在一个笔记本上,作为思维快照,并常常翻回去自省,看看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这样的习惯呢? 徐宥:掉进读书的兔子洞
      以上三篇来自《IT小小鸟的故事》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D 偏科生自学摸索的道路。实习经验对应届生重要吗? 一直在路上——记我从初中到本科近十年的学习成长历程
      E 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有区别么,你是否对大学的基础学科存在的必要性有疑问? 达内,青鸟!你们使多少花朵误入歧途!
    非科班出身 F 很多同学看不起大学老师按部就班地教课,他们心想,我看视频也能学会的,为何要来听课? .net程序员工作两年总结
      G 半路出家,认真学习,对自己狠心,不断在实践中进步 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北大青鸟出来的,如何从月薪800元到年薪40万?
      H 文科生转编程与他对大学教育的批判 【野生程序员】:优先招聘
    大佬的博客 I 技术栈和大佬的爆栈之旅 我的软件开发生涯 (10年开发经验总结和爆栈人生)
      J 大佬在职场中的摸爬滚打 技术人生的职场众生相 - 十多年的经验与心得
      K 大佬给出的职业规划建议 谈谈职业规划——CSDN对我的采访
      L 热情、能力、选择 对程序员职业的一些建议
      M 大佬的成长史与如何进入微软亚研院,他的知乎 进入2012 -- 回顾我走过的编程之路
    一流的大学 N 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堂该是什么样? 美国视界(1):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堂该是什么样?
      O 美国研究生的一些计算机课程和你上过的专业课有什么不同? 分享下在美国读研期间的一些计算机课程作业
      P 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你希望在这门课中采用哪种师生关系? 现代软件工程讲义 0 教学方法
      Q 世界一流大学怎么教软件工程?这种方式是你喜欢的吗? 软件工程资料 - 优秀的大学怎么教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课
    补充阅读 R 不要轻易在简历上写我热爱编程,我热爱学习。你对计算机的热情是怎样的? 不要轻易在简历上写我热爱编程,我热爱学习
    编程人生 S 文章较长,可以暂时不看 一个程序猿的生命周期
      T 文章较长,可以暂时不看 老刘连载:编程十年
  2. 请阅读博客回答并回答以下的问题

    读完后,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博客谈谈自己的感想(请在博客中加上原文的链接,说明想法来自哪篇博客),回答以下的必答问题并带有选择地回答其他问题。

    考虑到大家阅读博客的精力有限,这里将博客根据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推荐,并按照推荐排序

    • 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 推荐博客:博客I
      •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必答)
      • 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 你热爱这一专业吗?你对计算机的热爱是怎样的?仅仅是口头的吗?
    • 第二部分: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 推荐博客:博客M博客C博客B博客D博客H博客E博客F
      •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必答)
      •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必答)
      •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鸟有什么区别?
      • 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还有mooc之间有区别吗?
      • 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计算机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 第三部分:未来规划
      • 推荐博客:博客K博客L博客A
      • 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必答)
      • 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 你们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了,你打算在企业内实习还是在实验室实习?
      • 实习经验究竟有多重要?是否需要马上开始积累实习经验?
  3. 示例:

    博客1的作者认为“企业要的应届毕业生就是一张白纸,这些白纸吸墨能力的高低决定你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而吸墨能力高则主要是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的体现,并非我一直以为的丰富的‘实习经验’。”,我对此有一个问题:实习经验对本科生是否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同意作者强调的“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同时,我也经过学长了解到部分公司,如依图科技的CEO也认为:“我不需要你有什么项目经验,本科生的经验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大多数企业招聘时都会强调“有过xx开发经历者优先”。另外,从本科生个人发展的角度考虑:博客2的作者认为“在大学的时候尽量多地进入公司参与实际工作,一方面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提前认识工作和自己,以便毕业时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向。”

    所以,实习经验确实是很有用的,不管是对于应聘还是个人的发展。但是企业招聘看重的真的是“实习经验”吗?

    博客3的作者就在博客中提到了他曾经完成的大小项目,并打趣地说他能进微软是因为他把这些经历写进了简历。所以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企业在面试时看重的并不是全实习经验,而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自然也就包括了一开始提到的“自学能力强”等。

    但是我还是有疑问:“完成一个类C文法的编译器”这样的作业的含金量有多少呢?

    博客1

    博客2

    博客3

三、一些希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你在学校里的困难和迷茫,别人一定有过”

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博客与撰写自己的博客,你能够有以下一点或多点收获:

  • 了解到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从经历相同的人身上获得经验、警示或者心理上的支持
  • 吸收前人的经验解答自己曾经有过的疑惑
  • 提出新的疑问
  • 坚定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或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给出新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就是:

读别人的故事,扩大自己的眼界;结合他人的经历与观点对自己进行一个回顾式的剖析,而且最终能够怀着希望继续前行。

至于行至何处,你可以认为我说是以后的程序员生涯,也可以认为我说是未来四个月的软工课。

四、一些要求

  1. 参考这篇博客创建自己的博客园博客

  2. 请参照这篇博客,尝试练习 MarkDown,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优化博客的阅读体验

  3. 如果你在阅读完这些博客后产生了新的疑问,请按照 六、附录 中的格式提问。

  4.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博客作业让你建立这样一个印象:作业不是交上去就完了,而是一个活着的文档,会有各种评论和修改。

  5. 这次博客的评分分为两部分:

    • 言之有物,按照提示的模板来写 (9分)
      • 格式便于阅读,条理清晰 1分
      • 言之有物 8分
        • 对一个部分的提问回答得有亮点 4分
        • 对两个部分的提问回答得有亮点 6分
        • 对所有提问均能有有亮点的回答 8分
    • 能回答助教与老师的点评,并改进 (1分)
      • 对老师和助教的点评做出了回应,回应包括回复评论与改进博客 1分
      • 注1:将根据改进情况酌情增加第一部分得分,原则上不超过满分

五、你的学长(们)曾经的感想

请看这些博客的前半部分,这是北航14级同学去年完成的作业,以下是几个你可能较为熟悉的学长的博客:

14级:

15级:

六、附录

  1. 提问的模板:

    • 在每个问题后面,请说明哪一章节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提问,提供一些上下文
    • 列出一些事例或资料,支持你的提问。
    • 说说你提问题的原因,你说因为自己的假设和书中的不同而提问,还是不懂书中的术语,还是对推理过程有疑问,还是书中的描述和你的经验(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矛盾?
  2. 一个模板可以是这样:

    我看了这一段文字 (引用文字),有这个问题(提出问题)。 我查了资料,有这些说法(引用说法),根据我的实践,我得到这些经验(描述自己的经验)。 但是我还是不太懂,我的困惑是(说明困惑)。

    或者:

    我反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作者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以及理由)。

posted on 2017-08-15 08:45  ChildishChange  阅读(9116)  评论(1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