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化的基石——持续集成

 

本文由  网易云 发布。

 

作者:刘超,网易云解决方案架构师

 

一、持续集成对于微服务的意义: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

 

在很多微服务化的文章中,很少会把持续集成放在第一篇,因为大多数的文章都会将如何拆的问题,例如拆的粒度,拆的时机,拆的方式。

为什么需要拆呢?因为这是人类处理问题的本质方式:将一个大的复杂问题,变成很多个小问题解决。

所以当一个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当维护一个系统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沟通成本大大提高,因而需要拆成很多个工程,拆成很多个团队,分而治之。

然而当每个子团队将子问题解决了,整个系统的问题就解决了么?你可以想象你将一辆整车拆成零件,然后再组装起来的过程,你就可以想象拆虽然不容易,合则更难,需要各种标准,各种流水线,才能将零件组装称为车。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拆的过程。

 

最初的应用大多数是一个单体应用:

单体应用

一个Java后端,后面跟一个数据库,基本上就搞定了。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首先Java程序需要做的是纵向的拆分。

纵向拆分

  1. 首先最外面是一个负载均衡,接着是接入的Nginx,做不同服务的路由。
  2. 不同的服务拆成独立的进程,独立部署,每个服务使用自己的数据库和缓存,解决数据库和缓存的单点瓶颈。
  3. 数据库使用一主多从的模式,进行读写分离,主要针对读多写少的场景。
  4. 为了承载更多的请求,设置缓存层,将数据缓存到Memcached或者Redis中,增加命中率。
  5. 当然还有些跨服务的查询,或者非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引入搜索引擎,比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快很多。

                                                                                                                                服务化架构

 

在高并发情况下,仅仅纵向拆分还不够,因而需要做真正的服务化。

 

一个服务化的架构如图所示。

  1. 首先是接入层,这一层主要实现API网关和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的分离及缓存,并且可以在这一层做整个系统的限流。
  2. 接下来是Web层,也就是controller,提供最外层的API,是对外提供服务的一层。
  3. 下面是组合服务层,有时候被称为编排层,compose层,是实现复杂逻辑的一层。
  4. 下面是基础服务层,是提供原子性的基本的逻辑的一层,他下面是缓存,数据库。
  5. 服务之间需要治理,需要相互发现,所以一般会有dubbo或者springcloud一样的框架。
  6. 对所有的服务,都应该有监控告警,及时发现异常,并自动修复或者告警运维手动修复。
  7. 对于所有的服务的日志,应该有相同的格式,收集到一起,称为日志中心,方便发现错误的时候,在统一的一个地方可以debug。
  8. 对于所有的服务的配置,有统一的管理的地方,称为配置中心,可以通过修改配置中心,下发配置,对于整个集群进行配置的修改,例如打开熔断或者降级开关等。

 

通过简单的描述,大家可以发现,从一个简单的单体应用,变成如此复杂的微服务架构,除了关心怎么拆的问题,还必须关注:

  • 如何控制拆的风险
  • 如何保证代码质量
  • 如何保证功能不变,不引入新的Bug

 

答案当然就是集成,从一开始就集成,并且不断的集成,反复的将拆分的模块重新组合,看看是否能够顺利组合起来,并且保证功能的不变。

要是不没事儿就组合一下,天知道几个月以后还能不能合的起来。

别忘了程序是人写的,你和你媳妇长时间不沟通都对不上默契,别说两个程序员了。

 

二、持续集成就是不断的尝试在一起

 

集成就是在一起。

集成的逻辑

 

为什么需要一个统一的代码仓库Git来做代码管理呢?是为了代码集成在一起。

为什么需要进行构建build呢?就是代码逻辑需要集成在一起,编译不出错。

为什么要单元测试呢?一个模块的功能集成在一起能够正确工作。

为什么需要联调测试Staging环境呢?需要将不同模块之间集成在一起,在一个类生产的环境中进行测试。最终才是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将所有人分开做的工作才算真正的合在了一起。

持续集成解决的问题

 

持续集成就是制定一系列流程,或者一个系列规则,将需要在一起的各个层次规范起来,方便大家在一起,强迫大家在一起。

 

三、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敏捷开发,DevOps都啥关系?

 

这些概念都容易混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持续

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敏捷开发,DevOps的关系

 

敏捷开发Agile是一种开发流程,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开发流程,每个开发流程非常短,长到一个月,短到两个星期,就会是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中,每天都要开会同步,每天都要集成。正是因为周期短,才需要持续的做这件事情,如果一个开发周期长达几个月,则不需要持续的集成,最后留几个星期的集成时间一起做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就不能达到互联网公司的快速迭代,也是我们常常看到传统公司的做法。

 

持续集成往往指对代码的提交,构建,测试的过程,也就是上述的在一起的过程。

 

持续交付是指将集成好的交付物,例如war,jar,或者容器镜像,部署在联调环境,或者预发环境的过程。

 

持续部署是指将交付物持续部署在生产环境的过程。

 

我们常说CICD,CD有时候指的是Delivery交付,有的是指Deployment部署,对于非生产环境,自动部署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生产环境,往往还是需要有专人来进行更为严肃的部署过程,不会完全的自动化。

 

接下来就是DevOps,DevOps不只是CICD,除了技术和流程,还包含文化。例如容器化带来的一个巨大的转变是,原来只有运维关心环境的部署,无论是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都是运维搞定的,而容器化之后,需要开发自己写Dockerfile,自己关心环境的部署。因为微服务之后,模块太多了,让少数的运维能够很好的管理所有的服务,压力大,易出错,然而开发往往分成很多的团队,每个模块自己关心自己的部署,则不易出错,这就需要运维一部分的工作让研发来做,需要研发和运维的打通,如果公司没有这个文化,研发的老大说我们不写Dockerfile,则DevOps是搞不定的。

 

四、从一个持续集成的日常,看上述的几个概念如何实践

                                                                                                                  持续集成的流程

 

这是一个持续集成的流程,但是运行起来更加的复杂。

 

首先,项目开发的流程使用的是Agile,用常见的Scrum为例子。

Scrum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站会standup meeting,为什么要站着呢?因为时间不能太长,微服务的一个模块,大概需要5-9人的团队规模,如果团队规模太大了,说明服务应该进行拆分了,这个团队规模,是能够保证比较短的时间之内过完昨天的状态的。

 

一定要大家一起开,而不要线下去更新Jira,虽然看起来一样,但是执行起来完全不一样。只有大家一起开,一起看燃尽图,一起说我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有什么阻碍,才能够让大家都了解情况,不要期望大家会去看别人的Jira,经验告诉你,不会的。

 

而且这个站会对于开发是比较大的压力,例如你的一个功能block了依赖方的开发,在会议上会暴露出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了,一天block,两天block,第三天你都不好意思去说了,这会强迫你将大任务,比如原来写1周干一件什么事情,写成小时级别,这样每天你都有的说,昨天完成了一个task,而不是周只在那里说干同样一件事情,而且一旦有了block,team lead会知道这件事情,会帮你赶紧解决这个事情,推进整个项目的进展。让一个技术人员在团队面前承认这件事情我尝试了几天,的确搞不定了,也是一种压力。

站会中的内容其实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准备了。

 

持续集成要求每天都提交代码,这样才能降低代码集成的风险,不能埋头写一周一起提交,这样往往集成不成功。怎么样才能鼓励每天都提交代码呢?一个就是第二天的站会,你这个功能代码提交了,单元测试通过了,第二天才能说做完了,否则不算,这就逼得你,将大任务拆成小任务,每天都多次提交。

而且Git的提交方式,是后提交者有责任去merge,保证代码的编译通过和测试通过,你会发现,如果你不及时提交,等你改了一大片代码,别人都提交完了,这一大片的冲突都是你来merge,测试用例不通过的你来fix,所以逼的你有一个小的功能的改动,就尽早提交,pull一下发现没有人提交,赶紧提交。

提交不是马上进入主库,而是需要代码审核,这是把控代码质量的重要的环节。

代码质量的控制往往每个公司都有文档,甚至你可以从网上下载一篇很长很长的Java代码规范。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例子是,规范是有,但是虱子多了不咬人,规范太多的,谁也记不住,等于没有规范。

 

所以建议将复杂的规范通过项目组内部的讨论,简化为简单的10几条军规,深入人心,大家都容易记住,并且容器执行。

 

代码审核往往需要注意下面的几方面:

  • 代码结构:整个项目组应该规定统一的代码组织结构,使得每个开发拿到另一个人的代码,都能看的熟悉的面孔。这也是scrum中提倡的每个开发之间是可替代的,当一个模块有了阻碍,其他人是可以帮上忙的。至于核心的逻辑,估计审核人员也来不及细看,这不要紧,核心逻辑是否通过,不能靠眼睛,要靠测试。
  • 有没有注释,尤其是对外的接口,应该有完善的注释,方便自动生成接口文档。
  • 异常的处理,是否抛出太过宽泛的异常,是否吞掉异常,是否吞掉异常的日志等。
  • 对于pom是否有修改,引入了新的jar。
  • 对于配置文件是否有修改,对外访问是否设置超时
  • 对于数据库是否有修改,是否经过DBA审核
  • 接口实现是否幂等,因为Dubbo和springcloud都会重试接口。接口是否会升级,是否带版本号
  • 是否有单元测试

 

当然还有一些不容易一眼看出来的,可以通过一段时间通过统一的代码review,来修改这些问题:

  • 某个类代码长度过长
  • 设计是否合理,高内聚低耦合
  • 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 数据库事务是否使用合理
  • 代码是否有明显的阻塞

 

代码审核完毕之后提交上去之后,一个是要通过静态代码审查,可以发现一些可能带来代码风险的问题,例如异常过于宽泛等。

在就是要通过单元测试。我们应该要求每个类都要有单元测试,并且单元测试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单元测试要有带Mock的模块内的集成测试。

在编译过程中会触发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不通过,已经代码覆盖率,都会统计后发邮件,抄送所有的人,这对于研发来讲又是一个压力。

当有一天你的提交break掉了测试,或者代码覆盖率很低,则就像通报批评一样,你需要赶紧去修改。

 

单元测试完毕之后,就会上传成果物,或者是war或者是jar,一般会用nexus,因为有版本号,有md5,可以保证安装在环境中的就是某个版本的某个包,我们还遇到过有使用FTP的,这样一个是很难保证版本号的维护,升级和回滚比较难弄,另一个是没有md5,很可能包不完整都有可能的,而且一旦发生,很难发现。

如果使用了容器,则还需要编译Dockerfile,使用Docker镜像作为交付,能够实现更好的环境一致性,保证原子的升级和回滚。

每天下班前,当天的代码需要提交到库中去,晚上会做一次统一的环境部署和集成测试。

 

每天晚上凌晨,会有自动化的脚本将Docker镜像通过编排部署一个完整的环境,然后跑集成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用例应该是基于API的,很多的公司是基于UI的,这样由于UI变化太快,还有UI不能覆盖所有的场景,所以还是建议UI和API分离,通过API进行集成测试,有了每天的测试,才能保证每天晚上的版本都是可以交付的版本,也保证我们微服务拆分的时候,尽管改了很多,不会因为新的修改,破坏掉原来能够通过的测试用例,保证不会有了新的,坏了旧的。

这个集成测试或者叫回归测试每天晚上都做,都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这就是持续部署和持续交付。

 

如果某一天测试不通过,则会发出邮件来,是因为当天谁的哪个提交,导致测试不通过,抄送所有人,这是另一个压力。

所以第二天的站会上,昨天你完成了哪些功能,是否提交了,是否完成了单元测试,是否通过了集成测试,就都知道了,你需要给大家一个解释,然后进入到新一天的开发。

到了两周,一个周期完毕,可以上线到生产环境了,可以通知有权限的运维进行操作,但是也是通过自动化的脚本进行部署的。

这就是整个过程,层层保证质量,从中可以看到,敏捷开发,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DevOps是互相联系的,少了任何一个,整个流程都玩不转。

 

五、有关代码结构

 

代码结构往往包括:

  • API接口包
  • 访问外部服务包
  • 数据库DTO
  • 访问数据库包
  • 服务与商务逻辑
  • 外部服务

 

如果使用Dubbo RPC,则API接口往往在一个单独的jar里面,被服务端和客户端共同依赖,但是使用了springcloud的restful方式就不用了,只要在各自的代码里面定义就可以了,会变成json的方式传递,这样的好处是当jar有多个版本依赖,需要升级的时候,关系非常复杂,难以维护,而json的方式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模块提供了哪些接口,只要到API接口这个package下面找就可以了。因为无论是Dubbo还是springcloud,接口的调用都会重试,因而接口需要实现幂等。

 

访问外部服务的包,这将所有对外的访问独立出来,好处一是可以抽象出来,在服务拆分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例如原来支付的逻辑在下单的模块中,要讲支付独立出来,则会有一个抽象层,涉及到老的支付方式,还是调用本模块中的逻辑,涉及到新接入的支付方式使用远程调用,有了这一层方便的多。好处二是可以实现熔断,当被调用的服务不正常的时候,在这里可以返回托底数据。好处三是可以实现Mock,这样对于单元测试来讲非常好,不用依赖于其他服务,就可以自己进行测试。

 

DTO和访问数据库的包,看到了这些数据结构,会帮助程序员快速掌握代码逻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验,你去看一个开源软件的代码,首先要看的是他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和关系看懂了,代码逻辑就比较容易懂了,如果数据结构没看懂,则光看逻辑,就容易云里雾里的。

 

还有就是核心的代码逻辑和对接口的实现。在这里面是软件代码设计的内功所在,但是却不是流程能够控制的。

 

六、有关接口设计规范

 

上面也说过了,Dubbo和Springcloud会对接口进行重试,因而接口需要保持幂等。也即多次调用,应该产生一致的结果,例如转账1元,因为调用失败或者超时重试的时候,最终结果还应该是转账1元,而非调用两次变成转账2元。

  • 幂等判断尽量提前,可以使用ID作为判断条件。
  • 接口的实现应该尽量避免阻塞,可以使用异步方式提升性能。
  • 接口应该包括能够区分不同情况的异常,而非抛出宽泛的Exception,不能吞掉异常。
  • 接口的实现要有足够的容错性,以及对不同版本的兼容性。当要引入新接口的时候,使用先添加,后删除的方式。
  • 接口应该有良好的注释。

 

七、有关代码设计

 

对于代码的设计,这里常说的就是SOLID原则

  • S是单一责任原则,如果你的代码中有一个类行数太长,可能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是不是这个类承担了过多的责任。
  • O是开放关闭原则,比较拗口,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思想是对于代码的直接修改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这段代码原来被谁用了,而且当时候用的时候,面临的情况都是怎样的。因而不要贸然修改一段代码,而是选择用接口进行调用,用实现进行扩展的方式进行。当你要实现一段新的功能的时候,不要改原来的代码,也不要if-else,而是应该扩展一种实现,让原来的调用的代码逻辑还是原来的,在新的情况下使用新实现的代码逻辑。
  • L是里氏替换原则,如果基于接口进行编程,则子类一定要能够扩展父类的功能,如果不能,说明不应该继承与这个接口。例如你的实现的时候,发现接口中有一个方法在你这里实在对应不到实现,不是接口设计的问题,就是你不应该继承这个接口,绝不能出现not implemented类似之类的实现方法。
  • I是接口隔离原则,接口不应该设计的大而全,一个接口暴露出所有的功能,从而使得客户端依赖了自己不需要的接口或者接口的方法。而是应该讲接口进行细分和提取,而不应该将太过灵活的参数和变量混杂在一个接口中。
  • D是依赖倒置原则,A模块依赖于B模块,B模块有了修改,反而要改A,就是依赖的过于紧密的问题。这就是常说的,你变了,我没变,为啥我要改。如果基于抽象的接口编程,将修改隐藏在后面,则能够实现依赖的解耦。

 

以上是模块内部常见的设计原则,对于模块之间,则是对于云原生应用常说的十二要素原则。

十二要素原则

详情可云原生时代下的12-factor应用与实践

 

八、有关配置文件

 

在代码仓库中,还需要管理的是配置文件,往往在src/main/resource下面。

配置的管理原来多使用profile进行管理,对于dev, test, production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

然而当配置非常多的时候,比较的痛苦,而且配置不断的修改,每次上线各种配置需要仔细的核对,眼睛都花了,才敢上线。

我们可以将配置分为下面的三类:

  • 内部配置项(启动后不变,改变需要重启)
  • 集中配置项(配置中心,可动态下发)
  • 外部配置项(外部依赖,和环境相关)

在梳理配置的时候,可以按着三类归类,分门别类管理。

在使用了容器之后,很多的内部配置项可固化在配置文件中,放在容器镜像中,需要启动的时候修改的,则通过环境变量,在启动容器的时候,在编排文件中进行修改。

依赖的内部服务的地址,在容器平台kubernetes里面,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名进行服务发现,仅仅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名称就可以了,不用配置真实的地址,kubernetes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namespace自动关联好,大大简化了配置。当然也可以用服务中心Dubbo和Springcloud做内部服务的相互发现。

依赖的外部服务的地址,例如mysql,redis等,往往不同的环境不同,也可以通过配置kubernetes外部服务名的方式进行,而不用一一核对,担心测试环境连上了生产环境的IP地址。

还有一些集中配置项,需要动态修改的,例如限流,降级的开关等,需要通过统一的配置中心进行管理。

 

九、有关数据库版本

 

代码可以很好的版本化,应用也可以用镜像进行原子化的升级和回滚。

唯一比较难做到的就是数据库如何版本化管理。

有一个开源工具 flyway 可以比较好的做这件事情。

在代码中,flyway需要有以下的结构:

  • 在src/db/migration中有sql文件,命名规则,如:V1__2017_4_13.sql ,V开头+版本号+双下划线+描述,后缀为sql
  • 增加flyway的java类,实现migration方法

在数据库中,flyway会自动增加SCHEME_VERSION表。

当服务启动的时候,java类的migration方法会被调用,它会按照指定路径中sql语句的版本号进行排序并且按照这个排序去执行,当每一个sql文件被执行后,元数据的表就会按照格式进行更新。

当服务重启的时候,Flyway 再次扫描sql的时候,它就会检查元数据表中迁移版本,如果要执行的迁移脚本的版本小于或者等于当前版本,Flyway将会忽略,不再重复执行。

 

但是flyway从来不解决数据库升级和回滚的代码兼容性问题。

 

太多的人问这个问题了,代码可以灰度发布,数据库咋灰度?代码升级了,发现不对可以回滚,数据库咋回滚。

 

如果可以停服的话,自然是使用数据库快照备份的方式进行回滚了。

 

如果不可以停服,没办法,只有在代码层面做兼容性。每次涉及数据库升级的都是大事情,代码当然应该有个开关,保证随时可以切回原来的逻辑。

 

 了解网易云:

网易云官网:https://www.163yun.com/

新用户大礼包:https://www.163yun.com/gift

网易云社区:https://sq.163yun.com/

 

posted @ 2018-04-17 16:50  网易数帆  阅读(18369)  评论(3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